[实用新型]汽车尾气热能利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209495.3 | 申请日: | 2016-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2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房志刚;邓洪星;严庆华;林清峰;潘振建;杨修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房志刚;邓洪星;严庆华;林清峰;潘振建;杨修志 |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贾波 |
| 地址: | 27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尾气 热能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尾气热能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及各类大型施工机械的动力来源多为内燃式发动机,其工作过程中的废气通过排气管直接排放,热量没有进行利用。现设计一套汽车排气热能利用装置,以充分利用能源,降低排放,提升汽车及机械的整体服务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尾气中热量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能量回收效果好,任意组合使用,功能齐全的汽车尾气热能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汽车尾气热能利用装置,包括连接汽车尾气排放口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连接若干回收余热的模块,所述模块包括:
长方体形的烤箱,其中一个侧面设有外开式箱门,其余的五个面分别为中空的加热腔,每个加热腔之间通过连接管依次相连;
暖气片装置,其内部中空并设有若干隔腔,隔腔之间设有若干回旋连通的连接管;
热水箱装置,内部设有若干连接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储水腔,管道依次规则的排列在储水腔内部,热水箱外侧设有保温层;
排放口与管道连接处均设有控制气流进入模块速度的转换阀门。
优选的,所述模块可分离设置,模块之间设有可任意切换工作与非工作状态的阀门。
优选的,所述烤箱和暖气片内部的连接管分别位于空腔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热水箱内部的管道螺旋状或往复循环状排布。
优选的,所述暖气片位于驾驶室的顶棚或地板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将内燃式发动机排出的热量进行有效地利用利用。各个热能利用装置可以按需启动使用,充分利用能源,降低排放,提升汽车及机械的整体服务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烤箱结构示意图;
图3暖气片结构示意图;
图4热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放口,2.热水箱,21.管道,3.暖气片,4.烤箱,41.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汽车尾气热能利用装置,包括连接汽车尾气排放口1的管道,管道连接若干回收余热的模块,这些模块包括:
长方体形的烤箱4,其中一个侧面设有外开式箱门,其余的五个面分别为中空的加热腔,每个加热腔之间通过连接管41依次相连,废气在五个腔之间进行回旋后排出,在回旋过程中使五个内面升温进行加热、且同时具备消音器的功能。加热温度可以通过温度表监测,烤箱连接转换阀门,通过转换阀门调节排气量实现温度控制。转换阀门连接烤箱和排气管,敞开一个的同时关闭另一个。
暖气片3装置,其内部中空并设有若干隔腔,隔腔之间设有若干回旋连通的连接管41;
热水箱2装置,内部设有若干连接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储水腔,管道21依次规则的排列在储水腔内部,热水箱2外侧设有保温层;排放口1与管道连接处均设有控制气流进入模块速度的转换阀门。
为了实现按需启动装置,所述模块可分离设置,模块之间设有可切换工作与非工作状态的阀门。
为了实现尾气在管道内长时间的停留,所述烤箱4和暖气片3内部的连接管分别位于空腔的两侧,以增加气体的行程,热水箱1内部的管道螺旋状或往复循环状排布。
为了便于安装,暖气片3位于驾驶室的顶棚或地板处。
烤箱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不同车型和机械进行不同位置的选择,分为外装式和内装式,外装式为在驾驶室外,内装式为装在驾驶室内部,该装置适合用于房车以及野外施工的大型机械设备。
暖气片内部中空,可以以驾驶室的顶棚进行外形的设计,或者以驾驶室地板为形状进行设计,通过转换阀门使废气经过暖气片排放,废气使暖气片发热,在冬季进行驾驶室的取暖,该装置适合用于严寒地区的各类车辆及大型施工机械。
热水箱内部中空部分用来放置水,可以划分为2个及以上的隔腔,一是防止水整体运动对行驶中的车辆产生影响;二是同时具有消声器的作用。隔腔用钢管相互循环连接,隔腔内的钢管可以做成螺旋状或者多次往复循环状,以保障和内部的水有更多的接触面积,以利于排气管产生的热量快速加热水,小型体积的热水箱可以作为烧水壶使用。该装置适用于房车及野外施工大型机械。
这三种装置根据不同的车辆及机械可以互选搭配使用,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房志刚;邓洪星;严庆华;林清峰;潘振建;杨修志,未经房志刚;邓洪星;严庆华;林清峰;潘振建;杨修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2094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排气管用精轧无缝钢管
- 下一篇:油底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