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制动器中调整器和底板改良的新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93986.6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3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何磊;申屠俊男;朱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向系统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38 | 分类号: | F16D65/38;F16D51/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器 调整器 底板 改良 新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后制动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制动器中调整器和底板改良的新型机构。
背景技术
后制动器中的调整器作用为保证摩擦衬片与制动鼓间的最佳间隙的调整机构。汽车制动使摩擦衬片磨损,摩擦衬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增大,制动踏板的行程加长。因此,需要保持正常间隙的调整机构。调整机构的种类很多,最近采用很多的是自动调整方式,在制动蹄片中间镶入调整杆。制动蹄片磨损后.调整杆越过棘轮爪旋转,增加调整杆的全长。采用这种调整机构,制动蹄片的返回量受到限制.可保证一定的间隙。第一调整器总成2的棘轮螺母齿数一般控制在18齿,棘轮的齿数直接影响到保持正常间隙的范围,但是过少的齿数会导致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的间隙距离预留过少,产生偏磨、拖滞等,造成制动异响,影响制动蹄片的使用寿命。
如附图1所示,后制动器中的底板总成5用钢板冲压成型,安装在车轴附近的固定部件上,与车身紧固在一起,在底板总成5上装有制动分泵1和上制动蹄片3、下制动蹄片4等构件,承受制动时的全部旋转扭力,因制动而产生的振动、噪音等因素会引起底板共振,继而引发汽车制动异响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后制动器中调整器和底板改良的新型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制动分泵、第二调整器总成、上制动蹄片、下制动蹄片及底板总成,所述的底板总成上连有上制动蹄片、下制动蹄片,在该上制动蹄片侧连有制动分泵、第二调整器总成;所述的第二调整器总成内的调整器齿数为18至22齿。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板总成上设置有四个长宽高为4x4x4的加重铁块,该四个加重铁块呈等均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具有可有效防止后制动器异响,完善制动系统,提高制动蹄使用寿命,避免制动过程中偏磨、拖滞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后制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制动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制动分泵;2、第一调整器总成;3、上制动蹄片;4、下制动蹄片;5、底板总成;6、第二调整器总成;7、加重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制动分泵1、第二调整器总成6、上制动蹄片3、下制动蹄片4及底板总成5,所述的底板总成5上连有上制动蹄片3、下制动蹄片4,在该上制动蹄片3侧连有制动分泵1、第二调整器总成6;所述的第二调整器总成6内的调整器齿数为18至22齿;在后制动器直径调节改善的同时,克服偏磨、拖滞等不足,可在上制动蹄片3、下制动蹄片4安装过程中方便直径调整,保证调节精度。本专利控制齿数为18-22齿之间,但过多的齿数会使摩擦片的回位间隙变小,加重摩擦片与制动鼓磨损,导致摩擦片与制动鼓抱死。
所述的底板总成5上设置有四个长宽高为4x4x4的加重铁块7,该四个加重铁块7呈等均分布;在增加了微量成本及重量的情况下实现整体平衡加强,用来避免后制动器总成在制动过程中因振动和噪音产生的共振现象,加强底板稳定,防止异响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向系统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未经浙江万向系统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939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曲柄摇杠杆滑块结构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滚动直线导轨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