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l-Mg-Si-Cu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54537.6 | 申请日: | 201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6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李建湘;丁小理;刘经发;周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瑞泰铝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21/08 | 分类号: | C22C21/08;C22C1/03;C22C1/06;C22F1/047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苏运贞;梁莹 |
| 地址: | 528463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制备方法和应用 电子设备结构 铝合金材料 质量百分比 装饰性表面 阳极氧化 杂质总量 质量需求 工业用 连接件 切屑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Mg‑Si‑Cu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合金包含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Si为0.6~0.8%,Mg为1.0~1.2%,Fe为0.25~0.5%,Cu为0.2~0.4%,Mn为0.1~0.15%,Cr为0.1~0.2%,Zn为0.10‑0.20%,Ti≤0.10%,其他杂质总量<0.15%,余量为Al。本发明合金具备较高强度、具备优良的阳极氧化性能,同时还具有极佳的切屑性能,可以作为制造对较高强度、装饰性表面、而且需要大量CNC加工的高质量需求的工业用铝合金材料,如电子设备结构连接件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材料及其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Al-Mg-Si-Cu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Al-Mg-Si(-Cu)合金目前应用最广泛合金,占总铝应用量的60%以上。部分零件所用的Al-Mg-Si(-Cu)合金需要经过大量CNC加工成需要的形状。常规的Al-Mg-Si(-Cu)合金断屑困难,加工过程缠绕刀具并会造成工件表面刮伤,影响效率及品质。而Al-Cu合金,由于含有铅、铋等低熔点元素,虽有利于切削断屑,但Al-Cu合金因挤压成型困难,常伴有晶界腐蚀现象,而且含有环保限制物质,局限了Al-Cu合金的广泛应用。因此,提供一种不含环保限制物质、挤压成型性良好,车削断屑良好的合金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Al-Mg-Si-Cu合金。该合金既具有Al-Mg-Si-Cu合金较高强度、成型性,优良的阳极氧化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Al-Mg-Si-Cu合金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Al-Mg-Si-Cu合金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Al-Mg-Si-Cu合金,该合金包含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Si为0.6~0.8%,Mg为1.0~1.2%,Fe为0.25~0.5%,Cu为0.2~0.4%,Mn为0.1~0.15%,Cr为0.1~0.2%,Zn为0.10~0.20%,Ti≤0.10%,其他杂质总量<0.15%,余量为Al。
所述的合金优选为包含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Si为0.622~0.79%,Mg为1.03~1.18%,Fe为0.25~0.45%,Cu为0.2~0.28%,Mn为0.11~0.14%,Cr为0.11~0.15%,Zn为0.11~0.15%,Ti≤0.10%,其他杂质总量<0.15%,余量为Al。
一种Al-Mg-Si-Cu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质量百分比进行备料,其中,铝、镁和锌采用铝锭、镁锭和锌锭;
(2)将铝锭装入熔炼炉,加热到740~780℃进行熔化,再加入镁锭、锌锭、和中间合金进行合金化,得到铝熔体A;
(3)向铝熔体A中加入精炼剂,于730~760℃进行精炼,在精炼的同时向铝熔体A中通入精炼气体进行搅拌、排气,然后扒渣,得到铝熔体B;
(4)将熔体B静置,得到铝熔体C;
(5)将铝熔体C于685~710℃条件下进行铸造,得到合金圆铸锭;
(6)将得到的合金圆铸锭加热至450±5℃后保温4小时,再用水雾强冷至室温,得到Al-Mg-Si-Cu合金。
步骤(2)中所述的中间合金优选为AlSi12、AlMn10、AlCr3、AlCu40和AlFe20。
步骤(2)中所述的熔炼炉优选为蓄热式节能炉。
步骤(2)中所述的加热的温度优选为750℃。
步骤(3)中所述的精炼剂的添加量按1.0kg/吨铝熔体A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瑞泰铝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瑞泰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45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原位合成三维石墨烯增强镍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垂直热镀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