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后交叉韧带重建骨隧脊髓道空芯钻及韧带固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1251952.6 | 申请日: | 201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5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锋;潘海乐;高峰;曲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17/5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 地址: | 15008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前后 交叉 韧带 重建 脊髓 道空芯钻 固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后交叉韧带重建骨隧脊髓道空芯钻及韧带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膝关节内有两条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附着于胫骨髁间前窝,斜向后外上方,止于股骨外侧髁内面的后份,有制止胫骨前移的作用;后交叉韧带位于前交叉韧带的后内侧,较前交叉韧带短,起自胫骨髁间后窝及外侧半月板的后端,斜向前上内方,附于股骨内侧髁外面的前份,具有限制胫骨后移的作用;交叉韧带重建的远期效果为如何,重点在于交叉韧带的固定及重建韧带的长久强度,传统方法是应用无头挤压螺钉或“门”型钉等机械固定的方式,而螺钉的螺纹对于韧带有一定的切割作用,将影响重建韧带的长远强度;另外,由于采用的是机械固定的方式,螺钉做为异物将长期存留于体内,目前术后随访10年已经发现部分患者存在明显问题,如异物与周围骨组织发生作用,导致骨隧道周围骨质吸收,继而骨隧道扩大,固定不再牢固,从而导致手术后远期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后交叉韧带重建骨隧脊髓道空芯钻及韧带固定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前后交叉韧带重建骨隧脊髓道空芯钻,其组成包括:钻体,所述的钻体为空心筒形,所述的钻体前部具有切削刃部,所述的钻体中部具有腰孔部,所述的钻体后部具有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中心具有引导孔A。
所述的前后交叉韧带重建骨隧脊髓道空芯钻,所述的钻体包括安装在前端的引导芯,所述的引导芯前部为圆柱形,后部具有梯形圆柱引导端,其内部具有引导孔B,所述的引导孔B内连接有引导针,所述的引导孔B前端中心具有一斜坡引导端,所述的引导芯的圆柱表面和梯形圆柱表面上沿周分布有导血槽。
所述的前后交叉韧带重建骨隧脊髓道空芯钻,所述的引导针为长度超过钻体长度的的不锈钢针,直径为φ2~2.5mm,所述的钻体和引导芯的材质同样为不锈钢。
所述的前后交叉韧带重建骨隧脊髓道空芯钻,所述的钻体的直径为φ8~8.5mm,所述的钻体的壁厚为0.4~0.5mm,所述的钻体后部的引导孔A的直径为φ4~4.5mm,所述的引导芯的外径为7~7.6mm,内部引导孔B的直径为φ2.1~2.6mm。
所述的前后交叉韧带重建骨隧脊髓道空芯钻,所述的钻体钻取骨隧道后,钻体内的骨块会在腰孔部处显露出尾端,利用器械经此腰孔部将骨块自空芯钻内顶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前后交叉韧带重建骨隧脊髓道空芯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减少了现有机械固定方式对重建造成的影响,避免了造成关节内的意外损伤。
本发明的前后交叉韧带重建骨隧脊髓道空芯钻,应用后,有力地推进了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手术,且未出现负面效应及意外不良情况。
本发明的前后交叉韧带重建骨隧道空芯钻,用骨腱固定后愈合的方式取代了传统的螺钉等机械固定的方式,避免了螺钉做为异物长期存留于体内。传统的螺钉等机械固定方式,目前术后随访10年以上时已经发现部分患者存在明显问题,如异物与周围骨组织发生作用,导致骨隧道周围骨质吸收,继而骨隧道扩大,固定不再牢固,导致固定螺钉松动,甚至脱落,手术后远期效果不理想,甚至需要二次手术。
本发明的前后交叉韧带重建骨隧脊髓道空芯钻,在钻取隧道过程中,将骨隧道的骨质基本完整的保留下来,重建韧带穿过后,再将所保留的圆柱形骨块安装回骨隧道中,同时起到挤压固定韧带的作用;同时,骨组织与腱组织长期是可以愈合在一起的,并且粘和牢固,强度不逊色于螺钉固定。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钻体尾端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切削刃口端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的引导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的引导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的引导芯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 —钻体;1-1 —切削刃部;1-2 —腰孔部;1-3 —连接部;1-4 —引导孔;2 —引导芯;3 — 引导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前后交叉韧带重建骨隧脊髓道空芯钻,其组成包括:钻体,所述的钻体1为空心筒形,所述的钻体前部具有切削刃部1-1,所述的钻体中部具有腰孔部1-2,所述的钻体后部具有连接部1-3,所述的连接部中心具有引导孔A1-4。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19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取三防漆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清灰的工业除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