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生产流水线的报警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611241887.9 | 申请日: | 2016-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1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汤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凯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21/00 | 分类号: | G08B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流水线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流水线的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成熟,越来越多生产制造业企业也孕育而生,传统的制造业企业都有多个生产流水线,而且多个生产流水线均同时在工作,在生成流水线上都会有很多产品等待着被加工,而有时候由于机器故障,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会出现无法达到目标点的情况,因为,需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在目标点进行值班,需要大量耗费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流水线的报警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流水线的报警装置,包括开关模块、感应模块、控制模块和第一声音模块,开关模块用于接通报警装置的电路,感应模块感应外部流水线情况,根据流水线情况生成感应信号,将感应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感应信号,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发送给第一声音模块,第一声音模块发出警报声,壳体设有内腔,控制模块嵌入壳体的内壁上,声音处理模块嵌入壳体的内壁上,第一声音模块设在壳体的侧面上,开关模块穿过壳体的内腔,壳体的内腔上设有隔层,控制模块设在隔层的一侧,声音处理模块设在隔层的另一侧,控制模块与声音处理模块之间通过电线连接。
本发明中,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可以将各个模块安装在需要使用的物品上(例如:安装在壳体上),当将本发明安装在流水线的目标点时,且目标点上有物品时,感应模块为红外线感应器,红外线感应器可以感应目标点的物品,并生成对应的感应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此时,控制模块不控制第一声音模块发出警报。当目标点上没有物品时,则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声音模块发出警报声,可以让流水线的管理者得知当前情况。使用本发明后,不需要在生产流水线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值班,不需要耗费人力物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声音处理模块和第二声音模块,开关模块还将控制信号发送给声音处理模块,声音处理模块根据控制信号生成人声处理信号,并将人声处理信号发送给第二声音模块,第二声音模块根据人声处理信号发出声音。由此,通过声音处理模块可以让第二声音模块发出人的声音(如:“流水线的目标点上已经没有物品,请检查设备安全”),可以更好的通知管理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壳体,壳体用于人体携带,壳体设有内腔,控制模块嵌入壳体的内壁上,声音处理模块嵌入壳体的内壁上,第一声音模块和第二声音模块设在壳体的侧面上,开关模块穿过壳体的内腔。由此,通过壳体可以将各个模块集成在一起,从而更为方便携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蓝牙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感应信号,还生成蓝牙开关信号,并将蓝牙开关信号发送给蓝牙模块,蓝牙模块根据蓝牙开关信号,生成蓝牙连接信号,将蓝牙连接信号发送给外部手机。由此,通过蓝牙模块可以将本发明与手机进行无线电连接,并且可以通过手机可以远程通知管理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蓝牙模块设在壳体的内腔中。由此,蓝牙模块安装在壳体中可以更方便携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驱蚊模块,驱蚊模块设在壳体内腔中,驱蚊模块包括驱蚊材料。由此,驱蚊材料可以起到驱蚊的作用。
进一步,驱蚊材料为香茅草、薄荷叶和柠檬或它们提炼的有效成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生产流水线的报警装置的原理图;
图2为图1所示用于生产流水线的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用于生产流水线的报警装置的原理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生产流水线的报警装置,包括开关模块1、感应模块7、控制模块2和第一声音模块3(当然,还包括电源,电源为各个模块提供电能,各个模块均通过电线串联或者并联在电源的正负两端)。此外,该用于生产流水线的报警装置还可以包括以下模块:声音处理模块4、第二声音模块5和驱蚊模块。
具体而言,上述用于生产流水线的报警装置可以起到警报的作用,警报主要依靠感应模块7、控制模块2、第一声音模块3以及声音处理模块4、第二声音模块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凯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凯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18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