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式框架类芯片产品切断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24882.5 | 申请日: | 2016-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3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 发明(设计)人: | 曹孙根;许波春;芮正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钜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28/02 | 分类号: | B21D28/02;B21C51/00;B21D45/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金香云 |
| 地址: | 247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框架 芯片 产品 切断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框架类芯片产品切断测试装置,包括机架、下托板、立柱、上托板、伺服增压缸、切断模具、进料轨道、旋转轨道、过渡轨道、推料机构、抓料机构、测试机构、斜台、分料机构、送管机构、料管、测试仪、控制器,将芯片框架放置于进料轨道上,控制器控制抓料机构将芯片框架送入切断模具内,伺服增压缸推动切断模具将芯片产品切下后复位,推料机构将芯片产品推入旋转轨道,旋转轨道将其中一颗芯片产品旋转180°,使得两芯片产品引脚同向,随后,芯片产品进入测试轨道,测试机构与测试仪配合对芯片产品进行检测。该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将切断后的框架类芯片产品进行旋转、测试,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品质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框架类芯片产品切断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集成电路的芯片产品,如桥式整流器,在生产时采用双排镜向交错排列形成芯片框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铜材消耗及提高生产效率,由于芯片框架在模切后分离的芯片产品是相对放置,因此,芯片产品引脚朝向相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将其收集调整位置使得芯片产品引脚朝向一致,随后将芯片产品放置于测试机构内进行测试,由于切断与测试分离,导致工时延长,效率降低。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集成式框架类芯片产品切断测试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框架类芯片产品切断测试装置,来解决框架类芯片切断与测试分离导致品质受控难,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框架类芯片产品切断测试装置,包括机架、下托板、立柱、上托板、伺服增压缸、切断模具、进料轨道、旋转轨道、过渡轨道、推料机构、抓料机构、测试机构、斜台、分料机构、送管机构、料管、测试仪、控制器,所述的下托板位于机架内侧上端,所述的下托板与机架螺纹相连,所述的立柱位于下托板上端,所述的立柱与下托板螺纹相连,所述的上托板位于立柱上端,所述的上托板与立柱螺纹相连,所述的伺服增压缸位于上托板上端,所述的伺服增压缸与上托板螺纹相连,所述的切断模具位于下托板上端且位于伺服增压缸下端,所述的切断模具与下托板螺纹相连且与伺服增压缸螺纹相连,所述的进料轨道位于下托板上端且位于切断模具右侧,所述的进料轨道与下托板螺纹相连且与切断模具活动相连,所述的旋转轨道位于下托板上端且位于切断模具左侧,所述的旋转轨道与下托板螺纹相连且与切断模具活动相连,所述的过渡轨道位于下托板上端且位于旋转轨道左侧,所述的过渡轨道与下托板螺纹相连且与旋转轨道活动相连,所述的推料机构固连于下托板,所述的抓料机构固连于下托板,所述的测试机构位于过渡轨道左侧,所述的测试机构与过渡轨道螺纹相连,所述的斜台位于机架左侧,所述的斜台与机架螺纹相连,所述的分料机构位于斜台上端且位于测试机构下端,所述的分料机构与斜台螺纹相连且与测试机构活动相连,所述的送管机构位于斜台上端且位于分料机构下端,所述的送管机构与斜台螺纹相连且与分料机构活动相连,所述的料管放置于送管机构内,所述的测试仪位于机架内侧下端,所述的测试仪与机架活动相连,所述的机架还设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机架螺纹相连;
所述的旋转轨道还包括支撑板、轨道板、旋转气缸、转动板、盖板、钢球,所述的支撑板位于下托板上端且位于切断模具左侧,所述的支撑板与下托板螺纹相连且与切断模具活动相连,所述的轨道板位于支撑板上端,所述的轨道板与支撑板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气缸位于轨道板下端,所述的旋转气缸与轨道板螺纹相连,所述的转动板位于旋转气缸上端且位于轨道板上端,所述的转动板与旋转气缸螺纹相连且与轨道板活动相连,所述的盖板位于轨道板上端,所述的盖板与轨道板螺纹相连,所述的钢球嵌入转动板,所述的钢球与转动板弹性相连,旋转气缸带动转动板转动180°,即可将转动板上的芯片产品转动180°,从而使得该芯片产品引脚与限位槽内的芯片产品引脚方向一致,钢球用于定位,保证旋转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钜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钜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48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