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带准备机组穿带导板防擦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14186.6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4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甘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34 | 分类号: | B21C4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准备 机组 导板 擦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穿带导板,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钢带准备机组入口处的穿带导板防擦伤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钢带在后续加工前需要通过准备机组对零散钢带原材料以及小卷钢带进行整平、焊接形成大卷,通常的加工过程为将带拼接的钢带原材料吊装在准备机组入口处的吊辊上,断开捆绑绳后,松散的钢带卷头在自身重力下掉落到入口的穿带导板上,随着吊辊的转动,钢带头向前滑移到准备机组的穿带口,此时需要人工进行穿带操作,且随着后续钢带的移动,钢带在穿带导板上方经过时与其表面相互摩擦,摩擦力过大时会对钢带表面造成损伤,对后续的加工产生影响,同时如果穿带导板表面或钢带表面存在杂物,则会增加损伤程度,造成材料不能使用而浪费,同时人工穿带操作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存在操作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带准备机组穿带导板防擦伤装置,在穿带导板表面增加四组凸起的滚轮组件,不仅有效防止钢带与穿带导板表面相互摩擦而损坏钢带,还使得钢板前移过程中被托起从而直接送入穿带口,无需额外的人工操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钢带准备机组穿带导板防擦伤装置,包括准备机组,安装在准备机组穿带口前端的穿带导板,所述穿带导板通过气缸控制其升降操作,所述穿带导板表面嵌装有四组滚轮组件,其两两一组分布在穿带导板纵向两侧,两组滚轮组件之间的间距为750mm,且滚轮组件上端与穿带导板上边缘之间的间距为375mm,所述滚轮组件凸出穿带导板表面25mm高度,使得钢带在其表面前移时,凸起的滚轮组件配合气缸控制操作实现钢带送入穿带口。
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槽型固定座以及多个滚轮,所述槽型固定座具有底板和两侧板,底板上具有安装孔,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孔实现滚轮组件与穿带导板的固定安装,所述滚轮等间隔安装在槽型固定座内,通过滚轮轴与两侧板固定安装,且安装间距为50mm。
所述穿带导板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滚轮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铜带准备机组穿带导板防擦伤装置,在穿带导板表面设置四组滚轮组件,这样使得钢带不再直接与穿带导板表面接触,而是与滚轮表面滚动接触,可以有效防止摩擦而损坏钢板表面,同时对滚轮组件设置位置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得两侧滚轮之间的距离为750mm,这样宽度距离适用于不同宽度的钢板原材料,当钢带头落入滚轮组件上,由于滚轮组件是凸起的,所以钢带头被托起,随着气缸带动穿带导板支撑起以及穿带导板的上移,钢带头逐渐送入穿带口位置,由于滚轮与穿带导板上边缘距离为375mm,且滚轮组件凸在钢带表面25mm高度,随着穿带导板的上移,钢带正好送入穿带口,无需人工穿带操作。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钢带准备机组穿带导板防擦伤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提供一种钢带准备机组穿带导板防擦伤装置,在穿带导板表面增加四组凸起的滚轮组件,不仅有效防止钢带与穿带导板表面相互摩擦而损坏钢带,还使得钢板前移过程中被托起从而直接送入穿带口,无需额外的人工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安装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穿带导板俯视图;
图3是图1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钢带准备机组穿带导板防擦伤装置,包括准备机组1,安装在准备机组1穿带口2前端的穿带导板3,所述穿带导板3通过气缸4控制其抬起操作,所述穿带导板3表面开设有四个安装槽5,且安装槽5内安装有滚轮组件6,且滚轮组件凸出穿带导板表面25mm高度,四组滚轮组件6按两两一组分布在穿带导板3纵方向两侧,两组滚轮组件之间的间距B为750mm,且滚轮组件上端与穿带导板上边缘之间的间距A为375mm,使得钢带9在其表面前移时,凸起的滚轮组件不仅降低钢带前移的摩擦力,而且配合气缸4控制操作实现钢带送入穿带口。
具体说来,所述滚轮组件6包括槽型固定座7以及多个滚轮8,所述槽型固定座具有底板和两侧板,底板上具有安装孔,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孔实现滚轮组件与穿带导板的固定安装,所述滚轮等间隔安装在槽型固定座内,通过滚轮轴与两侧板固定安装,且安装间距为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4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筒增径装置及其卷筒增径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热轧圆钢棒材直径的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