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增强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5928.5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6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敏;王朝阳;柯明敏;卢敏;张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G06F21/33;G06F21/6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冯龙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增强 数据 备份 恢复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增强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安全基础平台、管理控制台、通信模块、任务管理模块、数据备份模块、数据恢复模块、备份组件;其中,管理控制台通过通信模块与任务管理模块建立连接,通过任务管理模块创建数据备份或恢复任务;通过数据备份模块或数据恢复模块与备份组件建立连接,进行数据备份或恢复;所述安全基础平台用于对系统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对系统账户进行安全管理、对用户操作进行安全管理、对数据备份或恢复任务执行进行安全控制、对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实现了系统设计合理,安全性较高,确保备份数据的保密性,以及备份与恢复操作的安全可控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安全增强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涉密信息系统,国家标准将备份与恢复纳入了运行安全的范畴,但是国家相关的保密标准对如何备份、备份数据在备份系统中如何存储、备份数据如何还原等没有明确的要求。由于常规备份系统只看重数据的可用性和完整性,缺乏对数据保密性的防护措施,数据的备份和还原操作没有控制措施,备份系统的各管理员没有强制权限划分和权限制约,因此,在涉密系统中被层层保护的数据一旦备份到备份系统中,就存在被非法访问、非法还原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若只是建立备份和恢复策略及预案,通过管理手段实现对备份数据的保护和备份、恢复操作的控制,很明显,是远远不够的。本发明解决常规备份与恢复系统安全性方面的不足,满足涉密单位高安全性需求的安全、易用的备份与恢复系统。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比较成熟的备份恢复产品,但无论是国内产品还是国外产品,往往只注重功能的多样性、性能的高效性和产品的稳定性,对产品的安全性考虑很少,例如身份认证采用用户名密码方式;对用户没有互相制约的权限管控,导致潜在超级用户的存在;备份恢复任务与用户信息关联性弱,导致合法用户可以备份或恢复其他用户的数据;数据存储不安全,没有对备份数据进行数据保护,没有数据完整性校验;备份或恢复操作直接由操作员发起,没有任何的审批流程等。
由此可见,现有备份恢复产品在安全性方面考虑不足给涉密信息系统的备份与恢复带来很多安全问题,无法满足涉密信息系统的实际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数据备份恢复系统存在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增强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数据备份恢复系统存在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系统设计合理,安全性较高,确保备份数据的保密性,以及备份与恢复操作的安全可控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全增强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安全基础平台、管理控制台、通信模块、任务管理模块、数据备份模块、数据恢复模块、备份组件;其中,管理控制台通过通信模块与任务管理模块建立连接,通过任务管理模块创建数据备份或恢复任务;通过数据备份模块或数据恢复模块与备份组件建立连接,进行数据备份或恢复;所述安全基础平台用于对系统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对系统账户进行安全管理、对用户操作进行安全管理、对数据备份或恢复任务执行进行安全控制、对系统进行安全审计。
其中,本系统中的管理控制台、通信模块、任务管理模块、数据备份模块、数据恢复模块、备份组件用于实现数据备份与恢复操作功能,安全基础平用于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本系统是一种满足高保密、高安全应用需求的备份与恢复系统,包括了安全基础平台、各种备份组件和管理控制台,所述的安全基础平台包括了身份认证、用户操作安全控制、任务执行安全控制、安全审计等安全功能,在确保系统具有开放性、可管理性、高性能、对生产系统影响小以及数据可恢复性的基础上,避免了通用备份产品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备份数据的保密性以及备份与恢复操作的安全可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59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容灾备恢复一体机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据存储方法以及数据存储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