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路音频同步传输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5421.3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8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易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声菲特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G10L19/16;G10L19/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王琦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频 同步 传输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音频同步传输电路,其包括有I2S编码器、TDM编码器,该传输电路还包括有4B/5B编码器、NRZ‑I编码器、MLT‑3编码器构成,所述4B/5B编码器、NRZ‑I编码器、MLT‑3编码器依次连接,接于TDM编码器之后,多路音频信号经I2S编码器输入,经过TDM编码器转换为数字音频,再依次经过4B/5B编码器、NRZ‑I编码器、MLT‑3编码器进行处理,完成数据与时钟的同步,进行输出。本发明借鉴同步以太网的技术,将45/5B编码器、NRZ‑I编码器、MLT‑3编码器引入到TDM音频传输系统中,有效的解决了数据与时钟的同步传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音频处理技术领域,是一种能够让时钟通过音频数据流进行同步传输的方案。
背景技术
模拟音频已经无法适应整个扩声系统最基本的要求。大型体育场扩声系统设计中极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微弱的音频信号的远距离优质传输。对于大型场馆,需要传送的距离通常达到几百米远。采用传统的模拟传输方式,难以解决信号损耗和电磁干扰及接地干扰等难题。数字音频的各种性能远远优于模拟模式,因此广播电视设备的数字化已经成了必然的趋势。采用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传输的优点是数字信号对干扰不敏感,整个系统的信噪比及失真与传输距离无关,对于长距离传输,其优良的性能指标是模拟传输所无法比拟的。
目前业内常用的AES/EBU标准是AES和EBU一起开发的一个数字音频传输标准,它是传输和接收数字音频信号的数字设备接口协议,规定音频数据必须以2的补码进行编码。它提供两个信道的音频数据(最高24比特量化)。然而针对多路音频传输,存在一个信号同步的问题,特别是数据与时钟的同步传输问题。
多路音频处理系统中,经常采用TDM进行传输,TDM采用时分复用技术,只需1根数据信号、1根帧时钟信号、1根位时钟信号即可完成多路音频的实时传输。但时分复用本质是并串转换,这样必然会加大位时钟的速率,在实际的多路音频传输系统中,对于时钟的传输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远距离传输,对于信号的同步也加大了难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因此本发明的首要目地是提供一种多路音频同步传输电路,该电路借鉴同步以太网的技术,将45/5B编码器、NRZ-I编码器、MLT-3编码器引入到TDM音频传输系统中,有效的解决了数据与时钟的同步传输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路音频同步传输电路,其包括有I2S编码器、TDM编码器,其特征在于该传输电路还包括有4B/5B编码器、NRZ-I编码器、MLT-3编码器构成,所述4B/5B编码器、NRZ-I编码器、MLT-3编码器依次连接,接于TDM编码器之后,多路音频信号经I2S编码器输入,经过TDM编码器转换为数字音频,再依次经过4B/5B编码器、NRZ-I编码器、MLT-3编码器进行处理,完成数据与时钟的同步,进行输出。
进一步,所述多路音频信号为16路模拟音频信号,16路模拟音频信号经过I2S编码器,完成模数转换,并行输出8路I2S数字音频,8路并行I2S数字音频经过TDM编码器,串行输出1路TDM数字音频,1路TDM数字音频依次经过4B/5B编码器、NRZ-I编码器、MLT-3编码器进行处理,最后完成传输。
更进一步,所述I2S编码器采用Slave工作模式,此8路I2S音频信号共享帧同步时钟信号、位时钟信号;TDM编码器将8路3.072Mbps速率的I2S信号进行并串转换,输出1路24.576Mbps速率的TDM信号;4B/5B编码器将TDM编码器输出的48KHZ帧同步时钟信号、24.576Mbps数据信号进行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声菲特科技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声菲特科技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54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