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互补式通道改进扁平微槽道热管传热性能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072773.6 | 申请日: | 2016-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9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程攻;孙志坚;黄浩;胡亚才;俞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互补 通道 改进 扁平 微槽道 热管 传热 性能 方法 | ||
1.一种互补式通道改进扁平微槽道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进扁平微槽道热管内设置有若干平行排列的并列微槽道结构(4),所述的并列微槽道结构之间通过间壁(6)隔开;并列微槽道结构(4)的一端填充有填充物(5),另一端无填充物,且相邻的并列微槽道结构(4)的有填充物端和无填充物端交替排列;填充物插入深度小于并列微槽道结构(4)长度的一半;改进扁平微槽道热管插有填充物的两端构成冷凝段;冷凝段之间的区域为蒸发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补式通道改进扁平微槽道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并列微槽道结构(4)为2~4列微槽道组成的微槽道组合,所述的微槽道截面形状为矩形、梯形或三角形,微槽道宽度不超过0.6mm;填充物(5)的材料为真空橡胶塞,真空橡胶塞表面涂有真空脂;间壁(6)与整个扁平微槽道热管管体形成一体。
3.一种互补式通道改进扁平微槽道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和盖板;基底(9)用键合、粘合或焊接的方法与盖板紧密贴合;所述基底上刻蚀有若干平行排列的单微槽道结构(10);所述的单微槽道结构(10)的一端为充液开口端,位于扁平微槽道热管端部;另一端为微槽道端部(8),位于扁平微槽道热管内部;相邻的单微槽道结构(10)的充液开口端交替排列在改进扁平微槽道热管的左端或右端;单微槽道结构(10)的长度大于改进扁平微槽道热管长度的一半;改进扁平微槽道热管两端含未刻蚀部分的区域构成冷凝段;冷凝段之间的区域为蒸发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补式通道改进扁平微槽道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与基底结构相同或所述的盖板为平整的面板;所述的单微槽道结构(10)由单列微槽道构成,其微槽道截面形状为矩形、梯形或三角形,微槽道宽度不超过0.6mm,相邻的单微槽道结构(10)互相不连通;其长度用来控制蒸发段冷凝段的相对位置,实现互补式通道。
5.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互补式通道改进扁平微槽道热管传热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热源布置在改进扁平微槽道热管的蒸发段(2)表面上并施加热量,并列微槽道结构(4)或单微槽道结构(10)内的液体蒸发产生蒸汽,相邻互补式通道内蒸汽流动方向相反,分别流向左端或右端的冷凝段(1),在冷凝段处凝结液体可通过微槽道毛细力或合外力的作用返回蒸发段(2),完成整个流动循环;
改进扁平微槽道热管处在运动状态时,如果加速度方向与微槽道方向垂直,合外力对微槽道内液体流动影响小,此时热管可正常工作,向两个冷源传热;
如果加速度方向与微槽道方向不垂直,微槽道内液体流动将受加速度影响,其中一方向的流动受到了合外力的辅助作用,提高了单方向的传热性能,另一方向流动受合外力的阻碍,传热性能下降,单方向的传热强化弥补了另一方向的恶化;同时,蒸发段(2)在较小的面积上仍会有朝向两个方向的并列微槽道结构(4)或单微槽道结构(10)被覆盖,始终有一侧微槽道可以正常工作,避免了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使得扁平微槽道热管蒸发段保持较好的均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727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