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苗木幼苗种植的固定浇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68511.2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2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郦雷敏;蒋锁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宏光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14 | 分类号: | A01G17/14;A01G25/02;H02J7/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螺纹杆 浇注管 苗木 夹板 浇注装置 培养器皿 升降装置 幼苗种植 照明灯泡 出液孔 太阳能发电装置 调整固定装置 夹紧固定 螺纹旋转 水平设有 幼苗树干 支架两侧 出液口 地连接 进液口 树龄 斜置 幼苗 树干 大风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苗木幼苗种植的固定浇注装置,结构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底部的培养器皿,支架内还水平设有螺纹杆,夹板通过螺纹旋转连接在螺纹杆上,支架的两侧连接有升降装置,螺纹杆的两端分别与升降装置相连,浇注管斜置地连接在螺纹杆上方支架内,浇注管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孔,出液孔位于培养器皿的正上方,浇注管的两端与支架两侧的连接处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支架的顶部设有照明灯泡,照明灯泡与太阳能发电装置相连。本发明不仅能够通过对幼苗树干进行固定,防止苗木幼苗在大风的作用下被吹断;而且能够根据不同的树龄调整固定装置的高度,从而使夹板能够更加牢靠地对苗木树干进行夹紧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苗木幼苗种植的固定浇注装置。
技术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园林树木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但现实中培育幼龄苗木的的成活率还不是很高,幼龄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在大风等外力的作用下被吹断和吹倒,造成幼龄苗木不必要的死忙,所以在种植幼龄苗木的过程中需要对树苗的树干进行固定,防止其被吹断或吹倒,提高幼龄苗木的存活率。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CN 203219765 U号公开了一种绿化树木种植固定装置,其结构包括开环型圆环、支撑架和信息显示装置;所述开环型圆环的一开环边焊接有螺母;所述开环型圆环的另一开环边铰连有锁牌;所述锁牌上设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和螺母设置有螺丝连接;所述开环型圆环上焊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设置有螺纹;所述信息显示装置安装在开环型圆环中部;所述支撑架通过螺纹配合和套筒连接。此设计虽然能对树苗进行固定,但是其无法根据树苗树龄的不同调节固定的高度,从而无法更加快速牢靠地对树苗进行固定,其的实用性较差,无法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苗木幼苗的种植过程中对苗木幼苗的树干进行固定,防止苗木的幼苗在大风的作用下被吹断;提供一种用于苗木幼苗种植的固定浇注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结构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底部的培养器皿,所述的支架内还水平设有螺纹杆,夹板通过螺纹旋转连接在螺纹杆上,支架的两侧连接有升降装置,螺纹杆的两端分别与升降装置相连,浇注管斜置地连接在螺纹杆上方支架内,浇注管的底部开设有出液孔,出液孔位于培养器皿的正上方,浇注管的两端与支架两侧的连接处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支架的顶部设有照明灯泡,照明灯泡与太阳能发电装置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旋转电机、联轴器、滚珠丝杠、滚珠丝杠螺母、导轨和滑块,旋转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架的一侧,旋转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滚珠丝杠相连,导轨设置在支架的另一侧,螺纹杆的一端通过滚珠丝杠螺母活动连接在滚珠丝杠上,螺纹杆的另一端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导轨上。
又进一步:所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结构包括热量采集板、换热器、抽液泵、热量发电机、冷凝器和储液罐,热量采集板与换热器相连,换热器、抽液泵、热量发电机、冷凝器和储液罐依次通过循环管相连,热量发电机通过充电器与蓄电池相连,蓄电池通过开关与照明灯泡相连。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不仅能够通过对幼苗树干进行固定,防止苗木幼苗在大风的作用下被吹断;而且能够根据不同的树龄调整固定装置的高度,从而使夹板能够更加牢靠地对苗木树干进行夹紧固定;并且本设计还采用太阳能发电照明,起到了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宏光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宏光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68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