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终端的扫频方法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056402.9 | 申请日: | 2016-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2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文;刘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大唐半导体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8/16 | 分类号: | H04W48/16;H04B17/327;H04B17/38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终端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用户终端的扫频方法与装置。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在具有预定带宽范围的待扫频带内,接收预设时长的第一数据;将所述第一数据变换到频域,并根据变换后的频域数据计算所述待扫频带的第一功率谱;根据所述第一功率谱,计算所述待扫频带的各中心频点及该中心频点左右固定带宽的第二功率谱;根据所述第二功率谱与预设功率谱的相似度,进行打分,其中,相似度越高,分值越高;根据所述分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创建所述各中心频点的频点列表。本发明实施方式,通过在频域统计功率谱的方式,对中心频点进行扫描,提高扫频效率,而且对待扫频带内的多种通讯制式的中心频点,同时进行扫频,缩短驻留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户终端的扫频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领域中,存在多种通讯制式,例如,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接入)、TD-SCDMA A(TimeDivision-Synchronous CDMA,时分同步CDM)、CDMA2000、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主流的通讯制式,不同的运营商可以采用不同的通讯制式,例如,中国移动采用TD-SCDMA的通讯制式,中国联通采用WCDMA的通讯制式,中国电信采用CDMA2000的通讯制式,这样就产生了一些多模终端,一个多模终端可以适用于不同的通讯网络,在支持的多个通讯网络间进行网络搜索。多模终端实现网络搜索时,需要进行扫频操作,现有的多模扫频方案中,以LTE/WCDMA/GSM为例,需要在每个通讯制式的频带内,每隔200kHz测量一次时域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然后根据RSSI结果进行排序,获得最可能的中心频点。
然而,在实现发明的过程中,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多模扫频方案,为了获得足够精度的RSSI,时域上需要累积一段时间,比如5ms,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通讯制式,比如GSM、WCDMA、TD-SCDMA、LTE,的中心频点的分辨率一般是200kHz,如果每个200kHz测量一次RSSI,总耗时会很长。而且,在多模扫频的过程中,必须逐个通讯制式依次进行扫频,比如采用先LTE再WCDMA最后GSM的扫描次序,从而导致只有GSM网络覆盖的地方,也必须先经历LTE和WCDMA通讯制式的扫频和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搜索,当发现没有可用的中心频点后,才能进行GSM通讯制式的扫频和PLMN搜索,使得有些情况下的开机驻留时间很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终端的扫频方法与装置,通过在频域统计功率谱的方式,对中心频点进行扫描,提高了扫频效率,而且,同时对待扫频带内的多种通讯制式的中心频点进行扫频,进一步提高了扫频效率,从而缩短了用户终端的驻留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的扫频方法,包括:
在具有预定带宽范围的待扫频带内,接收预设时长的第一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变换到频域,并根据变换后的频域数据计算所述待扫频带的第一功率谱;
根据所述第一功率谱,计算所述待扫频带的各中心频点及该中心频点左右固定带宽的第二功率谱;
根据所述第二功率谱与预设功率谱的相似度,进行打分,其中,相似度越高,分值越高;
根据所述分值从大到小的顺序,创建所述各中心频点的频点列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的扫频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具有预定带宽范围的待扫频带内,接收预设时长的第一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芯科技有限公司;大唐半导体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联芯科技有限公司;大唐半导体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64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