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叶片辊轧模具型面修整的工装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053255.X | 申请日: | 2016-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3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深亮;孟辉;姜绍西;陈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28/00 | 分类号: | B21B28/00;B23P6/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崔兰莳 |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叶片 模具 修整 工装 使用方法 | ||
一种用于叶片辊轧模具型面修整的工装及使用方法,属于航空发动机叶片辊轧技术领域,所述工装包括夹具、垫瓦和调整垫,夹具包括通过连接轴连接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外端面均加工有定位槽,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的圆柱面上加工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连接轴上加工有第二螺纹孔和销孔;垫瓦内外半径尺寸差为3.5mm,最大偏心量所在轴线位置与垫瓦后端面所夹圆心角为90°;调整垫为一组矩形垫板。所述工装使用方法:将夹具通过定位槽装夹于机床,在销孔内插入挡销,确保垫瓦偏心量最大值处于连接轴最高点,将调整垫水平置于挡销上,在垫瓦上安装辊轧模具。本发明夹具及使用方法可准确控制型面的修整余量,延长辊轧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叶片辊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叶片辊轧模具型面修整的工装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叶片辊轧模具是航空发动机叶片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辊轧模具的型面会在叶片轧制的过程中逐渐磨损,尤其是在轧制大扭角、深弯度的叶片时,磨损更加严重,磨损后的辊轧模具需要在模具与轧辊轴之间增设调整垫瓦后继续使用,当辊轧模具的磨损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将无法继续使用。辊轧模具型面的修整一般需要叶片加工厂的工人现场进行试轧试修,一方面对工人的技能水平要求较高,另一方面,人工的修理周期较长,且消耗试件多。随着数控加工和检测水平的提高,可将合格的辊轧模具型面进行固化,并采用数控加工对辊轧模具的型面进行修整,使辊轧模具的型面满足使用要求。但由于辊轧模具型面的修整余量较小,当超过其修整余量范围之后,该辊轧模具将报废,而目前数控加工所使用的工装夹具无法准确控制其加工余量的分布,使得辊轧模具的使用寿命较低。因此,需要一项新的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叶片辊轧模具型面修整的工装及使用方法,该工装可在采用数控加工修理辊轧模具型面时,准确控制型面的修整余量,延长辊轧模具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叶片辊轧模具型面修整的工装,包括夹具、垫瓦和调整垫;
所述夹具包括圆柱状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连接轴的轴径尺寸与轧辊轴的轴径尺寸保持一致,连接轴的轴线与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轴线重合,所述夹具的底端加工有定位面,所述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远离连接轴的端面均加工有一字型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定位面平行,所述第一端板的圆柱面上加工有两个倾斜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穿透第一端板靠近连接轴的端面,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轴线相平行,两个第一螺纹孔轴线之间距离与辊轧模具上压紧槽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二端板圆柱面上加工的第三螺纹孔与第一端板上的第一螺纹孔相对设置,所述连接轴上加工有固定垫瓦的第二螺纹孔和若干圆柱销孔,所述第二螺纹孔轴线与连接轴轴线垂直,所有所述销孔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销孔顶端母线所在切平面与连接轴轴线重合且平行于所述定位面,所述销孔内插装有挡销,所述挡销的一端外露于连接轴外部;
所述垫瓦内径与轧辊轴的轴径尺寸一致,外径与辊轧模具的内圆尺寸一致,并保证内外半径尺寸差为3.5mm,且垫瓦内外径具有偏心,其最大偏心量所在轴线位置与垫瓦后端面所夹圆心角为90°,垫瓦外轮廓及垫瓦宽度由辊轧模具轮廓尺寸确定,圆心角为115~130°,垫瓦上开设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中心线与垫瓦后端面所夹圆心角为60°;
所述调整垫为一组宽度为8mm、长度与垫瓦宽度相同,且厚度在3.5~5.5mm之间的矩形垫板。
所述垫瓦的圆心角为127°。
所述调整垫的厚度间隔均为0.1mm。
所述夹具的顶端加工有第一找正平面,第一找正平面与所述定位面平行,夹具远离所述销孔端加工有第二找正平面,所述第二找正平面与定位面垂直。
所述挡销外露于连接轴外部的长度为1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32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