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防雷爆二级组合机械减震器的落地式座椅在审
| 申请号: | 201611050417.4 | 申请日: | 2016-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9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 发明(设计)人: | 郭道达;沈亚东;郭生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恒新座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54 | 分类号: | B60N2/5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衰减 座椅 机械减震器 二级减震 二级组合 隔震器 落地式 防雷 军用车辆 膝关节 安装底板 爆炸冲击 乘员身体 导轨组件 巨大冲击 连接总成 生命安全 有效保障 坐垫靠背 可接受 阻尼器 传递 叉杆 颈部 腰椎 车身 腹部 爆炸 优化 制造 维护 生产 | ||
1.一种具有防雷爆二级组合机械减震器的落地式座椅,所述具有防雷爆二级组合机械减震器的落地式座椅设置于交通工具的底板上,为该交通工具内的人员提供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防雷爆二级组合机械减震器的落地式座椅设置有相串联的第一级隔震机构和第二级隔震机构,从而使得所述交通工具在经受冲击时能够大幅减缓经由该具有防雷爆二级组合机械减震器的落地式座椅向乘坐人员所传递的冲击力,其中所述第一级隔震机构对冲击的衰减能力远大于所述第二级隔震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雷爆二级组合机械减震器的落地式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隔震器组件、连接总成组件、垂直导向机构组件、拉簧、阻尼器、调节手轮、叉杆组件、导轨组件、坐垫靠背组件;其中,所述隔震器组件和垂直导向机构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底板和所述连接总成组件之间,使得所述安装底板、隔震器组件、垂直导向机构组件、连接总成组件一起构成所述第一级隔震结构,所述阻尼器、拉簧、调节手轮叉杆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总成组件和所述导轨组件之间,构成所述第二级隔震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雷爆二级组合机械减震器的落地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器组件以成对方式固定于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连接总成组件由所述隔震器组件进行支撑,所述导轨组件通过所述阻尼器和所述叉杆组件与所述连接总成组件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雷爆二级组合机械减震器的落地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和所述导轨组件中的一个固定安装于所述交通工具的底板上,另一个用于安装所述坐垫靠背组件。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雷爆二级组合机械减震器的落地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器组件包括两个隔震器,两个隔震器以前后方式或以左右方式相对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上,两个隔震器的压缩方向设置为形成一定夹角;两个隔震器压缩方向的延长线相交于所述坐垫靠背组件上的乘员的身体重心附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防雷爆二级组合机械减震器的落地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器为钢丝绳隔振器、板簧隔震器、螺旋簧隔震器、电磁隔振器或蝶形簧隔震器中的一种,其能够有效衰减的最大冲击输入加速度至少为700G,其载荷范围为45KG-130KG,压缩行程为10-60mm。
7.如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雷爆二级组合机械减震器的落地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总成组件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拉簧,两个拉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总成组件相固定,另一端同时与一销轴相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防雷爆二级组合机械减震器的落地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总成组件上还设置有调节手轮,调节手轮上连接有螺杆,螺杆穿设在连接总成组件的螺杆座中,该螺杆的末端同时与所述销轴相连,通过所述调节手轮的旋转以调节两个拉簧的预拉伸长度。
9.如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雷爆二级组合机械减震器的落地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杆组件采用左右对称设置的剪刀叉结构,在其两侧设置的叉杆下方与所述连接总成组件以可枢转的方式进行固定,所述叉杆组件两侧叉杆的上方与所述导轨组件的两条导轨相连接,其中一对叉杆的上方以可枢转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导轨组件的两条导轨的一端,构成转动端,另一对叉杆的上方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轨组件的两条导轨的另一端,构成滑动端,左右两侧的滑动端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阻尼器设置于该连接轴和与两个拉簧相连的销轴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防雷爆二级组合机械减震器的落地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工具为军用、警用交通工具和舰艇,所述交通工具所经受冲击由爆炸物爆炸所产生,经所述具有防雷爆二级组合机械减震器的落地式座椅衰减后传递到人员的冲击加速度小于6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恒新座椅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恒新座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504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