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逃生救生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611042031.9 | 申请日: | 2016-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8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蛟龙 |
| 主分类号: | B63C9/15 | 分类号: | B63C9/15;B63C9/18;A62B3/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11 | 代理人: | 路接洲 |
| 地址: | 213169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逃生 救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逃生救生装置,具有本体部,本体部前端连接有开口朝后的筒体,本体部后端设有充气后供人员水中浮起的气囊,筒体前端设有可击碎车窗玻璃快速逃生的锥形合金头,筒体内设有存储有高压气体的储气罐,气囊与储气罐之间设有与本体部内壁密封配合移动的滑块,滑块前端具有前移刺破储气罐出气口的针刺部,滑块内具有贯通储气罐出气口与气囊的充气通道,本体部上安装有顶推滑块前移的拨杆。本发明利用锥形合金头用力击碎车窗玻璃逃离车内后,通过针刺部刺破储气罐出气口端面的膜片,使储气罐内的高压二氧化碳通过充气通道充入气囊内形成一个救生圈,借助其作用帮助车内人员快速浮出水面,逃离落水的危险区域,实现自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逃生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尤其是车辆不慎掉入水中时,人员困在密闭的车厢内,如不及时救援,漫入车内的水会给驾驶员及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危险。但有时一味等待救援也不可取,自救才是最佳的脱险方式,现常用逃生锤敲碎车窗玻璃逃出,但如果水较深的话,对于不会游泳的车内人员来说溺水的危险,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实现车内人员自我逃生、并快速脱离水下危险区域的救生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能快速击碎车窗玻璃逃出车内并浮出水面而脱离危险的车用逃生救生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逃生救生装置,具有供使用者手握的本体部,所述的本体部前端连接有开口朝后的筒体,本体部后端设有充气后供人员水中浮起的气囊,筒体前端设有可击碎车窗玻璃快速逃生的锥形合金头,筒体内设有出气口朝后的存储有高压气体的储气罐,气囊与储气罐之间设有与本体部内壁密封配合移动的滑块,滑块前端具有前移刺破储气罐出气口的针刺部,滑块后端与气囊密闭连接,所述的滑块内具有贯通储气罐出气口与气囊的充气通道,本体部上安装有顶推滑块前移的拨杆。
优选地,所述的针刺部为安装于滑块中心头部呈尖锥形的中空管。
也可以,所述的针刺部为安装于滑块上所述充气通道一侧且头部具有尖刺的实心杆。
为提高整体密封性,所述的滑块外圈与本体部内壁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储气罐出气口的口部端面与本体部相抵处设有第二密封圈。
为方便使用者能快速刺破气囊,所述的拨杆呈S形,拨杆底部折弯处与本体部外壁铰接,拨杆底端顶压在滑块端面上,拨杆端部具有供使用者向外扳动拨杆而推动滑块前移的扳手。
为方便人员在黑暗之中逃生,所述的本体部外壁上设置有以锂电池为电源的LED灯。
为方便安全保管,所述的气囊外围包覆有在气囊充气后可自动打开的气囊外套,气囊外套与本体部后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用方便,利用锥形合金头用力击碎车窗玻璃逃离车内后,通过针刺部刺破储气罐出气口端面的膜片,使储气罐内的高压二氧化碳通过充气通道充入气囊内,膨胀的气囊涨开气囊外套形成一个救生圈,借助其作用帮助车内人员快速浮出水面,逃离落水的危险区域,实现自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本体部 2.筒体 3.气囊 4.锥形合金头 5.储气罐 6.滑块 7.针刺部 8.充气通道 9.拨杆 10.第一密封圈 11.第二密封圈 12.扳手 13.LED灯 14.气囊外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蛟龙,未经张蛟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420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