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形片材的裁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999379.0 | 申请日: | 2016-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4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金田弘明;佐佐木直也;小原義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B26F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再言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2 | 代理人: | 马少东;石萍 |
| 地址: | 日本广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波形 方法 | ||
一种波形片材的裁切方法,能够将特别是设有连续波形的凹凸部的橡胶状弹性体的片材完美的裁切而在外观上的美观性不会变差。该方法是使用切断刀(200)对至少在单面(100a)上形成有连续波形的凹凸部(10)的橡胶状弹性体的片材(100)进行裁切的方法,切断刀(200)俯视为连续的波形,通过将片材(100)按压于被固定的切断刀(200)而将片材(100)裁切成规定形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形片材的裁切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使用切断刀对至少在单面上设置有连续波形的凹凸部的橡胶状弹性体的片材进行裁切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汽车车门的内板和在其车内侧设置的车门内饰板之间为提高隔音性能且确保良好的防水性而设置有门内密封件1。
作为门内密封件1的类型,如图4至图6所示,已知材质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且在表面连续形成有波形的凹凸部10的门内密封件(专利文献1)。
这样的门内密封件1,是将如图7以及图8所示那样的直线状的切断刀2和曲线状的切断刀3组合起来对如图4所示那样的在表面连续形成有凹凸部10的板状的片材100进行冲切加工而得到目标的形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6-145637号公报。
这时,在切断刀2相对于波形的凹凸部10的波的传播方向(y方向)大致平行的角度的情况下并不特别存在问题,但是在以相对于与凹凸部10的波的传播方向(y方向)垂直的方向(x方向)而在水平方向上具有0度~10度左右的小的角度进行裁切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有时会在裁切端部产生细长的三角形的胡须状的未切净部分J。
由于若产生未切净部分J则从外观上来说美观性差,因此以往要一张一张检查是否存在未切净部分J,并且若有未切净部分J,则通过手工作业去除而使得其长度L为15mm以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形片材的裁切方法,特别是针对设置有连续波形的凹凸部的橡胶状弹性体的片材能够完美的裁切,从外观上来看美观性并不会变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波形片材的裁切方法,是使用切断刀(200)对至少在单面(100a)上形成有连续波形的凹凸部(10)的橡胶状弹性体的片材(100)进行裁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断刀(200)俯视为连续的波形,通过将所述片材(100)或者所述切断刀(200)按压于被固定的所述切断刀(200)或者所述片材(100),从而将所述片材(100)裁切成规定形状。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切断刀(200)的波形为锯齿波,从波谷(201)至波峰(202)的垂直距离(波高)T为在所述片材(100)上形成的波形的从波谷(101)至波峰(102)的垂直距离(100H)以上。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切断刀(200)的从波谷(201)上升至波峰(202)而延伸的角度(θ)为10度以上且小于90度。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切断刀(200)的波形中所包含的大致直线状部的一边长度(200K)为能够在所述片材(100)上产生的胡须状的未切净部分(J)的允许界限长度(L)以下。
另外,括号内的附图标记表示附图以及后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对应要素或者对应事项。
根据本发明,由于是将在单面或者表背双面上形成有连续波形的凹凸部的橡胶状弹性体的片材按压于被固定的切断刀上,或者将切断刀按压于被固定的片材上,而且切断刀俯视为连续的波形,因此切断刀相对于与在片材上形成的凹凸部的波的传播方向(y方向)垂直的方向(x方向)而在水平方向上不是线接触而是点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川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993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叠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修复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