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机的纬纱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72322.1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9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滨口真崇;稻村贵裕;卡斯滕·米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7/36 | 分类号: | D03D4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青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纬纱 测定装置 测定位置 织机 纬纱传感器 测定位置移动 横向偏移 移动单元 引纬喷嘴 喂纱部 引导的 竖直 引纬 松弛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纬纱的参数的非测定时的纬纱松弛引起的纬纱传感器的基准等级的设定不良的织机的纬纱测定装置。织机的纬纱测定装置构成为对从喂纱部引出且被引纬喷嘴引纬的纬纱的参数进行测定。纬纱测定装置具备具有纬纱测定部的纬纱传感器与将纬纱向上述纬纱测定部引导的纬纱引导部。上述纬纱引导部具备使纬纱向与上述纬纱测定部的测定位置分离的非测定位置移动的移动单元。上述非测定位置设定于相对于包含上述纬纱测定部的测定位置的竖直平面向横向偏移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发明涉及织机的纬纱测定装置,该纬纱测定装置对向织机的引纬供给的纬纱的参数进行测定。
背景技术
例如,在喷气织机中,关于从喂纱部向引纬喷嘴供给的纬纱,即便是从相同的喂纱纱管被供给的纬纱,在较长的周期内,与纬纱的粗细以及纬纱的质量等相关的参数也会发生变动。
例如,日本特表2014-522920号公报公开了在纬纱纱管与纬纱储藏装置之间具备对纬纱的质量、直径、起毛、纬纱所含有的异物等参数连续地进行测定的纱线传感器的喷气织机。控制装置基于由纱线传感器测定出的参数,对加速喷嘴(引纬喷嘴)和中继喷嘴(辅助喷嘴)的包括空气效率的最佳的喷嘴释放时间进行计算。
上述公报所记载的纱线传感器具有由能够供纬纱通过的测定槽构成的测定区域。测定槽是向上方开口的槽。在测定槽的纬纱行进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具备纬纱的引导元件的支承体。纬纱被引导元件保持,而在测定槽内通过。引导元件的支承体连结于由气缸构成的移动单元,通过气缸的动作,向上下方向移动。
在喷气织机的运转过程中,在气缸的非动作状态下,引导元件处于下降位置,对纬纱进行引导,使纬纱在纱线传感器的测定槽内通过。在纬纱通过测定槽的期间,纱线传感器对纬纱的参数进行测定。在气缸动作时,借助支承体,使引导元件向上方移动,因此纬纱脱离测定槽,而通过测定槽的上方位置。若引导元件向上方移动,使纬纱脱离测定槽,则纱线传感器在不存在纬纱的状态下进行测定,进行归零。所谓归零被认为是再次设定用于对纬纱的参数进行测定的基准等级的作业,因此,以下,将归零作为基准等级设定作业进行说明。
从纬纱的纱管引出的纬纱被由设置于刚做了引出的位置的两片板簧构成的纬纱张紧器把持,被施加规定的张力。但是,存在因在板簧之间堆积飞花,或者纬纱张紧器的把持力调整部件的破损等的不良情况,使纬纱张紧器的纬纱的把持力降低,从而产生纬纱松弛的担忧。
在上述公报所记载的纱线传感器中,在进行基准等级设定作业时,纬纱被引导元件向测定槽的上方位置移动。因此,若产生纬纱松弛,则两个引导元件之间的纬纱向测定槽内下垂。存在发生了下垂的纬纱被纱线传感器测定的担忧。若发生了下垂的纬纱被纱线传感器测定,则阻碍基准等级设定作业。若基准等级的正确的设定受损,则在纬纱的参数的测定数据产生错误,变得无法正确地进行引纬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纬纱的参数的非测定时的纬纱松弛所引起的纬纱传感器的基准等级的设定不良的织机的纬纱测定装置。
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对从喂纱部引出且被引纬喷嘴引纬的纬纱的参数进行测定的织机的纬纱测定装置。上述纬纱测定装置具备:具有纬纱测定部的纬纱传感器以及将纬纱向上述纬纱测定部引导的纬纱引导部。上述纬纱引导部具备使纬纱向与上述纬纱测定部的测定位置分离的非测定位置移动的移动单元。上述非测定位置设定于相对于包含上述纬纱测定部的测定位置的竖直平面向横向偏移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纬纱测定装置的喷气织机的简图。
图2是表示纬纱测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纬纱测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处于测定位置的纬纱引导部的动作图。
图5是表示处于非测定位置的纬纱引导部的动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23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