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质硒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953809.5 | 申请日: | 2016-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3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芹;汪以真;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林松海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质 含量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质硒含量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文献报道,有些耐硒菌株能够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或红色纳米硒(Keka,2011;Tugarova,2014;Liu,2014;Wang,2013),这些红色纳米硒,本质是粒径在60~80 nm以内红色单质硒(陈辉,2006;付学锋,2008;Dobias,2011)。研究发现,硒的生物学功能甚至毒性又和其含量、价态以及形态密切相关(Chen,2006)。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不同价态硒的定量方法。
就单质硒检测而言,研究进展缓慢。只有少数论文涉及单质硒的定量测定(Velinsky,1990;Chen,2006)。其中Keka(Keka,2011)报道采用1 M Na2S水溶液提取细菌生物合成的纳米硒,再经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但实际上提取的不仅仅是Se(0),还包括了其它价态的Se,和样品中的其它的基质,从而造成检测结果远远高于单质硒的实际含量;Loeschner采用Na2SO3原位衍生单质硒,再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定量分析Na2SeSO3(Loeschner,2014),该方法标样Na2SeSO3没有商品化,每次合成耗时长,而且反应效率不能量化,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HPLC-ICP-MS仪器不能普及,导致用该方法定量分析单质硒在普通实验室不能实现。
荧光分光光度法(Watkinson,1960;Hall,1969)是比较经典的总硒含量测定方法(Koike,1993),该方法在前处理过程中,样品须在HClO4-HNO3甚至H2SO4中,高温条件下进行消解,再进行过夜放置(Ducros,1992)。Ducros (Ducros,1994)改进了上述方法,样品经HNO3-H2O2加热回流微波消解再加入HCl进行酸化,整个消化过程45分钟。以上样品中的硒被统一氧化还原成四价,对四价硒检测得到的是样品中总硒的含量。以上方法均涉及到加热装置,其次一个消解时间长,一个涉及回流及微波功率的控制,给实际操作带来不便。前期,本申请人公开了一种快速定量检测单质硒的方法及分离收集装置。所述方法将待测单质硒样品置入分离收集装置中加热,冷却后用Na2S水溶液对硒粉进行收集,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值。该方法要求对样品先进行干燥处理。而本发明则适用于液态、固态的样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单质硒检测技术的缺乏以及富硒蛋白多糖中单质硒含量检测的需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质硒含量的测定方法,快速、环保、简便。
一种单质硒含量的测定方法,常温下将待测样品中加入XIV型蛋白酶,超声辅助酶解,将酶解液进行离心,所得到的沉淀在HCl提供的酸性环境下利用双氧水氧化成为SeO32-离子,其中的四价硒在微酸性pH 1.5~2.0条件下,与2,3-二氨基萘(DAN)生成苤硒脑络生物,用环己烷萃取,用荧光光度计在激发波长为376 nm、发射波长为520 nm条件下测定荧光强度,从而计算出样品中的硒含量。
所述的待测样品为富硒蛋白多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538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服套件
- 下一篇:一种生产二甲基砜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