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足复合式运动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947088.7 | 申请日: | 2016-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2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B22/04 | 分类号: | A63B22/04;A63B22/0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足 复合 运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手足复合式运动机。
背景技术
室内运动器材的使用性质虽不同于户外运动,然于现阶段,各种不同领域的室内运动器材均能对身体各个肌肉的训练,使消费者虽处于居家或室内亦能进行体能训练,达到健身或是复健的目的,因此,室内运动器材已广为大众消费者所喜好,譬如运动跑步机,阶梯器、划船器,脚踏健身车等,即是消费者普遍选择使用的室内运动器材,而室内运动器材在近几年不断推陈出新,一种可形成运动轨迹的运动机更是广为一般消费者所喜爱,然细观现阶段运动机,基本上虽仍具有训练体能的功效,唯习知运动机在运动时所形成的运动轨迹均仅具单一型态,而无法调整其运动轨迹,且在使用现有的运动机时,使用者必须让脚步配合运动机的步态轨迹,若是运动机的步态轨迹设计不良,则容易导致双脚肌肉酸痛和长期累积的运动伤害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整足部运动轨迹、运动张力,让使用者能适时地调整其足部运动时的运动强度、避免运动伤害的手足复合式运动机。
基于此,本发明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手足复合式运动机,其包括:一基座,其设置于水平地面上;一传动装置,其设在前述基座上,该传动装置包含一皮带轮;一对可调整曲柄长度的曲柄单元,各曲柄单元包含一固定壳体及一调整块,该固定壳体可转动地设置在前述传动装置的皮带轮轴心处的两侧,以该皮带轮的轴心作为中央轴点,而调整块与中央轴点存有一曲柄长度并延伸出一连接杆;一运动单元,该运动单元包含二中空摆臂、二滑动组、二枢接框体、二脚踏板,其相对应地设置在基座两侧,该枢接框体上的枢接座与曲柄单元的连接杆可转动地相枢接,而中空摆臂下端枢接一滑动组,其枢接轴点作为一转动轴点,该滑动组末端设有脚踏板,该脚踏板位于前述中央轴点与中空摆臂下端的转动轴点的连线范围外,而滑动组所设的弧形滑杆于枢接框体及内部所设置的滚轮之间的穿置空间中进行滑动,即该滚轮与枢接座存有一距离,使滑动组与曲柄单元的连接杆为不同轴点,让脚踏板动作并带动曲柄单元进行旋转时,枢接框体上的滚轮所产生的运动路径为非圆形的运动轨迹;
进一步,该基座设有一底架,该底架一端设有一前横杆,而另一端设有一U型的后框架,该前横杆中央处往上延伸出一立杆,该立杆末端装设一控制台,在靠近控制台的立杆前、后侧各水平延伸出一前衔接支架及一后衔接支架,该前衔接支架枢接一第一枢接轴杆,而后衔接支架则枢接一第二枢接轴杆,上述前横杆两末端各往上延伸设前竖杆,该前竖杆末端与第一枢接轴杆相连接,而底架中间向两侧各延伸出侧杆,侧杆末端各往上延伸设后竖杆,该后竖杆与第二枢接轴杆相连接,底架上装设多个支架。
进一步,该传动装置设在前述基座的多个支架上,多个支架为前支架及后支架,传动装置包含前述皮带轮、一皮带、一铸钢轮、一皮带、一发电马达及一惰轮组,该皮带轮装设于后支架上,而铸钢轮则装设于前支架上,一皮带套设连接于皮带轮及铸钢轮的轮轴上,且惰轮组抵触于皮带外侧,其可吸收皮带运转所产生的震动力,并降低传动燥音及提高使用寿命,前述发电马达装设在后支架上,发电马达借由另一皮带与铸钢轮的轮轴相连接,当皮带轮连动铸钢轮转动时,此时铸钢轮经皮带连动进而带动发电马达产生电能。
进一步,该曲柄单元包含一马达,该马达延伸出一螺杆,该螺杆螺合贯穿于一连接块,而连接块上锁固至少一滑杆,该滑杆可滑动地贯穿前述固定壳体,并于另一端与前述调整块相固定,一锁固片将马达及固定壳体相连接固定,而固定壳体设有一轴孔,可转动地设置在前述传动装置的皮带轮轴心处,而调整块上延伸出前述连接杆,当马达驱动会使螺杆进行转动,该转动的螺杆会让连接块产生位移,使与该连接块相固定的滑杆同时会在固定壳体内进行滑动,借由滑杆的滑动,进而让调整块做径向移动,以调整曲柄单元的曲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470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