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922889.8 | 申请日: | 2016-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4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王玉丽;李桂玲;翟宏强;侯冠华;陈艳君;于菲菲;高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河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47/52 | 分类号: | A61K47/52;A61K33/00;A61K31/191;A61P3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坦路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652 | 代理人: | 汪送来 |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硅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含有二巯基丁二酸和巯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所述二巯基丁二酸任选地与所述巯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偶联;
以二巯基丁二酸的总量计,与巯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偶联的二巯基丁二酸为10%~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巯基丁二酸占所述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重量的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巯基丁二酸占所述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重量的4~5.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与巯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偶联的二巯基丁二酸为10%~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与巯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偶联的二巯基丁二酸为10%~8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与巯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偶联的二巯基丁二酸为10%~7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与巯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偶联的二巯基丁二酸为10%~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与巯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偶联的二巯基丁二酸为20%~9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与巯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偶联的二巯基丁二酸为20%~8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与巯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偶联的二巯基丁二酸为20%~7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与巯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偶联的二巯基丁二酸为30%~9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与巯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偶联的二巯基丁二酸为30%~8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与巯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偶联的二巯基丁二酸为30%~60%。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的粒径为50~100nm。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的粒径为50~70nm。
16.一种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巯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与二巯基丁二酸混合的步骤,所述二巯基丁二酸任选地与巯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进行偶联反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反应包括以下步骤:向巯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中加入2,2-二硫二吡啶进行反应,然后加入二巯基丁二酸进行反应,制得所述载药二氧化硅纳米粒。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反应包括以下步骤:
将巯基化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分散于醇中,加入2,2-二硫二吡啶进行反应,离心,有机溶剂洗涤,分散于醇中,加入二巯基丁二酸进行反应,离心,有机溶剂洗涤,制得所述二氧化硅纳米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河南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28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