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臭氧脱硝无动力烟冷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98011.5 | 申请日: | 2016-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47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 发明(设计)人: | 胡宏兴;林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北高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3L1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脱硝无 动力 烟冷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臭氧脱硝无动力烟冷器。
背景技术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10%。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是“十二五”发展的主题。但由于我国能源结构的特殊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煤炭为主的一次能源供应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总的来说,“十二五”期间,能源需求还会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国家电力规划研究中心关于《我国中长期发电能力及电力需求发展预测》,截至2013年底,我国煤电装机容量为8.47亿千瓦。预测2030年煤电装机12.5-14亿千瓦;2050年煤电装机14-15亿千瓦。大规模的燃煤发电会带来比现在更严重的环境问题。
臭氧脱硝,目前作为国内的主流脱硝工艺,市场占有率高,布置方便,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臭氧脱硝无动力烟冷器作为臭氧脱硝的不可或缺的设备,也一定拥有光明的市场前景。
因为臭氧脱硝对烟气温度的敏感性较大,主要是臭氧的生存周期关系到脱硝效率的高低,在150℃的低温条件下,臭氧的分解率不高,但随着温度增加,臭氧分解速度加快,当温度高于200℃时,分解率显著增加。而一般炭黑尾气炉烟气特点是温度高、湿度大,温度高达220℃,湿度高达35%。显然该温度不能满足臭氧脱硝的温度窗口,并且其烟气湿度又很大,采用常规的喷水降温效果不明显,并且喷水还会带来尾部烟道腐蚀生锈的危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排脱烟气效果好、可调节、节能且寿命长的臭氧脱硝无动力烟冷器。
本发明的臭氧脱硝无动力烟冷器,包括方型的烟气仓,所述烟气仓的左侧连接有高温烟气进口通道,右侧连接有低温烟气出口通道,前侧和后侧均安装有侧密封板,顶侧安装有上密封板,底侧安装有下密封板;所述烟气仓内安装有若干对流管组,所述对流管组为垂直设置,且所述对流管组的顶端在所述上密封板上开孔,所述对流管组的底端在所述下密封板上开孔,所述对流管组的底端处还塞有堵住对流管组底端的管塞;所述烟气仓下方还安装有压缩空气流化管,所述压缩空气流化管设有若干流化支管连通于所述烟气仓的下密封板,且所述流化支管上安装有球阀;所述烟气仓顶侧上方安装有上圆下方且中通的方圆节,所述方圆节的上方连接有排气筒;所述高温烟气进口通道上安装有进口双金属测温计,且所述高温烟气进口通道上靠近烟气仓处开设有进口测压孔,所述低温烟气出口通道上安装有出口双金属测温计,且所述低温烟气出口通道上靠近烟气仓处开设有出口测压孔,所述进口测压孔和出口测压孔之间连接有差压表。
本申请的臭氧脱硝无动力烟冷器主要针对的是炭黑尾气炉烟气的臭氧脱硝工程,其中烟气仓不同于以往的设计,烟气仓中设置有烟气通道和冷空气通道,两通道之间为垂直分布且互不接触,通过冷空气吸收烟气热量的热交换过程将烟气温度降低后排出,冷空气因为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由上方排气筒排出。由于臭氧脱硝产生的炭黑烟气含烟尘少,烟冷器几乎无积灰,平时不需要清理,只要在大修期间清理一下即可。利用该设备可将原烟气温度由220℃降低到120℃左右。
本申请的臭氧脱硝无动力烟冷器具体为,分烟气侧及空气侧,烟气侧:高温烟气从设备左侧进入烟气进口,经过一组对流管组冷却(面式热交换),低温烟气从设备右侧出来,去后续的臭氧脱硝活性分子反应器;空气侧:冷空气从设备下部进入,经过对流管组内侧与烟气进行面式热交换,热空气利用比重差,从管组顶部流出,然后经方圆节汇总至顶部排气筒,排入大气。
进一步的,所述对流管组为细长管件,所述对流管组的直径与所述烟气仓的边长比为1:20-50。
进一步的,所述方圆节的下端尺寸与所述烟气仓的顶侧尺寸相匹配;所述排气筒的下端尺寸与所述方圆节的上端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烟气仓、侧密封板、上密封板、下密封板、对流管组、压缩空气流化管、流化支管、球阀、方圆节和排气筒的材质均为ND耐酸钢或304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北高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北高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980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电厂烟气余热综合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和生物质燃料混合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