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11α,17α-羟基黄体酮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34523.5 | 申请日: | 2016-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9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 发明(设计)人: | 荣绍丰;李迎光;管世敏;蔡保国;李茜茜;张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P33/10 | 分类号: | C12P33/10;C12R1/6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11 17 羟基 黄体酮 方法 | ||
1.一种制备11α,17α-羟基黄体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一个配制发酵培养基的步骤,所述培养基由葡萄糖、玉米浆、酵母膏和水组成,在所述的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浓度为20-40g/L,玉米浆的浓度为20-40g/L,酵母膏的浓度为10-20g/L,pH5.0-7.0;
2)一个接种赭曲霉的步骤,将斜面培养的赭曲霉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8℃,培养0-36h后,再按照10%接种量将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培养温度28℃;
3)在所述的发酵培养液中,待培养时间为18h时,先加入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粉,加入后的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粉在培养基中的浓度为5-10g/L,搅拌均匀后,再加入17α-羟基黄体酮,加入后的17α-羟基黄体酮在培养基中的浓度为20-30g/L,发酵60-100h;
4)一个产物提取的步骤,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90℃灭活,冷却至室温后,板框压滤,取滤饼进行萃取,再经过过滤、脱色、蒸馏和精制步骤,得到11α,17α-羟基黄体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11α,17α-羟基黄体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7α-羟基黄体酮的平均粒径为30μm,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粉的平均粒径范围为30-80n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11α,17α-羟基黄体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菌体萃取结束后,将菌体重悬于水中,利用磁性分离器回收四氧化三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45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