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超导热管和泡沫铜相变材料的移动式蓄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789789.2 | 申请日: | 2016-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3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周阳;倪国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绚光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肖爱华 |
| 地址: | 2019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导热管 相变材料 泡沫铜 相变蓄热器 蓄能装置 移动式 壳体 封口 体内 蓄热 热传导效率 上端进水口 圆筒形壳体 导热系数 壳体夹层 冷水通道 螺旋导向 内层金属 内层套筒 热量传递 外层套筒 下端开口 余热回收 上端 装填 插入壳 出水管 出水口 进水管 三通管 余热源 并联 方管 集水 夹层 释热 套筒 下端 填充 竖立 封闭 | ||
1.一种采用超导热管和泡沫铜相变材料的移动式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个并联连接在一起的单体相变蓄热器;所述单体相变蓄热器包括一封闭的圆筒形壳体,圆筒形壳体分三层,分别是外层套筒、内层套筒,以及位于外层套筒和内层套筒之间的夹层;内层套筒是金属材质的;壳体上端设有进水口与壳体夹层相连通;壳体下端侧面设有出水口与壳体夹层相连通;壳体夹层内设有螺旋导向圈;壳体底部设有可插入超导热管的开孔;超导热管从壳体底部的开孔插入壳体内层套筒的内部;壳体内层套筒与超导热管之间装填有泡沫铜相变材料即填充在泡沫铜的孔隙之中的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是无机盐、结晶水合盐类、石蜡或脂肪酸类相变材料;超导热管上下端封口,上端插入壳体内上部,下端露在壳体外面,便于与余热源相接;超导热管通过与内层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支架进行固定;
所述移动式蓄能装置的顶端设置有冷水入口、进水阀门和进水管,底端侧部设置有热水出口、出水阀门和出水管;多个单体相变蓄热器并排竖立,其圆筒形壳体底部均固定在底部支架上;多个并联的单体相变蓄热器的上端进水口均通过集水方管与进水管连接;多个并联的单体相变蓄热器的下端出水口均通过三通管与出水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超导热管和泡沫铜相变材料的移动式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内层套筒的内壁上,从上到下固定有多个圆盘状的所述固定支架;每个固定支架有一个中心孔和多根支撑肋条;超导热管通过插入多个固定支架的中心孔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超导热管和泡沫铜相变材料的移动式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铜是孔径为0.1mm-10mm、孔隙率为50-98%的通孔泡沫铜,所述相变材料填充在通孔泡沫铜的孔隙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超导热管和泡沫铜相变材料的移动式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铜是孔隙率达85-98%的高孔隙率通孔泡沫铜。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超导热管和泡沫铜相变材料的移动式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壳体,在外层套筒的外表面还设有保温材料层。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超导热管和泡沫铜相变材料的移动式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热管的管壳是铜材质的;所述固定支架采用不锈钢材质。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超导热管和泡沫铜相变材料的移动式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套筒是铜材质的。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超导热管和泡沫铜相变材料的移动式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套筒是不锈钢材质的。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超导热管和泡沫铜相变材料的移动式蓄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铜相变材料是泡沫铜与相变材料通过机械混合或真空注入方法制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绚光节能环保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绚光节能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897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