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智能终端电磁压感真笔迹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753089.8 | 申请日: | 2016-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5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林啟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升途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林啟兴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 地址: | 200011 上海市黄***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智能 终端 电磁 压感真 笔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智能终端电磁压感真笔迹方法,包括:通过改变安装在电磁笔压感装置中的第一导电体与安装在电磁笔压感装置中且安装在第一导电体一侧的第二导电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小调节导通电流大小,以达到调节接收端处的电信号的大小,进而根据电信号的大小调节显示部件上的笔迹输出的粗细;而本申请通过对接触面面积的变化从0开始进行连续性调节,使得导通电流也可以形成一个连续性变化,并且通过对接触面相应的机构进行设计可以使得电流变化更加敏感,因此可以解决目前书写小字或画细线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笔迹电脑手写技术领域,涉及电脑手写真笔迹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信息的输入载体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如何能够在清晰表述人类所需表述的内容,而又减少因传统书写方式对于自然环境太过依赖,而导致生态环境出现的破坏的情况;真笔迹电脑笔或电磁笔(有源的或无源的)的出现减少了我们对传统纸张的过分依赖,并且能够达到传统书写的效果。
传统的电磁笔不管是有源或无源的,它的压感装置,是靠线圈和磁棒的距离变化,从而达到波段的改变以得到压感值;由于落笔点的精准度、落笔的力度对于压感值的影响较大,传统笔的设计如上所述,是靠线圈和磁棒的距离变化来实现压感值,由于本身采用的机械设计原理自身就存在一个1-5mm的活动范围,在书写小字或画细线时则会难以控制,由此就会导致压感值出现误差以及书写上的误差;因此需要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克服传统电磁笔由于本身机械变化产生误差且实现电脑手写真笔迹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需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智能终端电磁压感真笔迹方法,所述的一种实现智能终端电磁压感真笔迹方法,通过改变安装在电磁笔压感装置中的第一导电体与安装在电磁笔压感装置中且安装在所述第一导电体一侧的第二导电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小调节导通电流大小,以达到调节接收端处的电信号的大小,进而根据所述电信号的大小调节显示部件上的笔迹输出的粗细。
根据本专利背景技术中对现有技术所述,传统笔的设计是靠线圈和磁棒的距离变化来实现压感值,由于本身采用的机械设计原理自身就存在一个1-5mm的活动范围,在书写小字或画细线时则会难以控制,由此就会导致压感值出现误差以及书写上的误差;而本申请通过对接触面面积的变化从0开始进行连续性调节,使得导通电流也可以形成一个连续性变化,并且通过对接触面相应的机构进行设计可以使得电流变化更加敏感,因此可以解决目前书写小字或画细线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
另外,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实现智能终端电磁压感真笔迹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体为具有弹性的导电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体为具有弹性的导电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任一或两者都为具有弹性的导电胶结构,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之间有绝缘环,所述绝缘环中间有中空通孔,当所述第一导电体中部受到推力下陷至所述中空通孔进而与所述第二导电体进行接触并推动所述第二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后端的电信号传输部件接触导通,进而联结后端的电器元件形成变化的所述电信号。
由于采用弹性导电结构,当在推力的作用下,两者的接触面能够变化的更加敏感,从而导致相应的电流变化更加敏感,使得对于小字和细线的分辨性更加优越。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信号为对应的电流变化并传递到对应的接收单元,如电脑或CPU或单片机等,由其将相应的电流变化进行转换形成显示出的笔迹痕迹。
更进一步地,所述后端的电器元件为电容。
由于上述电流的变化导致后端电容两端的电信号发生变化,此变化传递出去,以形成显示出的笔迹痕迹。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信号传输部件为导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升途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林啟兴,未经上海升途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林啟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530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