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钢管钢筋复合混凝土管及由其制成的管道和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712012.6 | 申请日: | 2016-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7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高健宝;邵红金;高文博;魏海;王华;杨昌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龙管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57/02;F16L58/08;F16J15/10;F16L58/10;B28B21/04;B28B21/56;B28B21/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鹏 |
| 地址: | 30048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材 制作 混凝土 复合混凝土 插口钢圈 承口钢圈 钢筋骨架 压力钢管 橡胶管 外模 钢管 钢筋 聚硫密封膏 表面涂刷 钢管除锈 钢管制作 均匀涂布 漏点检测 依次排列 振捣成型 纵向裂缝 抛光 插口部 防腐漆 接缝处 聚氨酯 内外壁 底盘 承口 管体 内管 内模 入模 伸入 套入 涂刷 外管 粘接 标示 养护 整修 检验 检查 | ||
1.一种压力钢管钢筋复合混凝土管,其特征在于:管体(1)由从外至内依次排列的混凝土外管(2)、橡胶管(7)、钢管(8)、混凝土内管(9)组成;
所述混凝土外管(2)、橡胶管(7)、钢管(8)组成外筒;
所述外筒与混凝土内管(9)沿轴向方向相互错开一段距离,其中,外筒的伸出部分形成承口部(15);混凝土内管(9)的伸出部分形成插口部(10);
所述橡胶管(7)为一次整体成型制成,其外表面设有多列相互平行的T型键(71),内表面设有若干个呈矩形阵列式排布的柔软吸盘(72);
所述橡胶管(7)通过柔软吸盘(72)与钢管(8)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在一起;所述橡胶管(7)位于承口部(15)的部分通过柔软吸盘(72)与承口钢圈(16)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在一起;所述T型键(71)的列间距与柔软吸盘(72)的列间距相等;每一列柔软吸盘(72)设置于相邻两列T型键(71)的中线对应的橡胶管(7)内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钢管钢筋复合混凝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8)位于承口部(15)的部分为承口钢圈(16);所述承口钢圈(16)与钢管(8)焊接在一起;
所述混凝土内管(9)位于插口部(10)的部分的外表面覆盖有插口钢圈(11);
所述插口钢圈(11)的一端沿钢管(8)的内表面向承口部(15)方向延伸一段距离,并与钢管(8)焊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钢管钢筋复合混凝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外管(2)内部设有钢筋骨架笼;
所述钢筋骨架笼由若干根垂直于管体(1)轴向方向的外环筋(3)、管体(1)径向方向的U型连接筋(4)、垂直于管体(1)轴向方向的内环筋(5)、平行于管体(1)轴向方向的外纵筋(61)和平行于管体(1)轴向方向的内纵筋(62)组成;两根相邻的外环筋(3)和内环筋(5)处于同一平面内;两根相邻的外纵筋(61)和内纵筋(62)与管体(1)的轴向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U型连接筋(4)将处于同一平面内的外环筋(3)和内环筋(5)连接在一起;每间隔三根外纵筋(61),设置一根U型连接筋(4);
所述外纵筋(61)将所有的外环筋(3)连接在一起;所述内纵筋(62)将所有的内环筋(5)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钢管钢筋复合混凝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内管(9)位于插口部(10)的部分沿管体(1)的径向方向开设有接口试验进水孔(13);所述接口试验进水孔(13)的数量为两个,呈180°对称分布;
所述插口钢圈(11)中远离钢管(8)的一端的外表面设有三个凸台(111)和两个凹槽(112);插口钢圈(11)中连接钢管(8)的一端的内表面设有两个阶梯式台阶;
所述凸台(111)沿管体(1)的径向方向开设有上部打压孔(1131)及下部打压孔(1132),呈180°对称分布;
所述上部打压孔(1131)及下部打压孔(1132)与两个接口试验进水孔(13)正对贯通;上部打压孔(1131)及下部打压孔(1132)均用M10高强螺栓紧固封堵;两个凹槽(112)内均放置O型橡胶圈(12);
所述承口钢圈(16)中连接钢管(8)的一端向混凝土内管(9)方向延伸并弯曲,埋入到混凝土内管(9)中,埋入部分(161)的直径沿埋入方向逐渐缩小;
所述承口钢圈(16)中远离钢管(8)的一端向混凝土外管(2)方向弯曲,形成扩口部分(1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龙管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海龙管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120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