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CO2分离和捕集的超临界CO2发电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685016.X | 申请日: | 2016-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1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向文国;王杨;陈时熠;马士伟;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1K25/08 | 分类号: | F01K25/08;F01K7/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co2 分离 临界 发电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实现CO2分离和捕集的超临界CO2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CO2捕集单元(1),化学链燃烧单元(2)和超临界CO2循环发电单元(3);
化学链燃烧单元(2)主体由燃料反应器(2‐1)和空气反应器(2‐2)组成,燃料反应器(2‐1)上端出口连接第一旋风分离器(2‐1a),第一旋风分离器(2‐1a)底部通过第一立管(2‐1b)连接燃料反应器(2‐1)的中部,第一旋风分离器(2‐1a)顶部出口连接过热器(1‐1);内部布置水冷壁(2‐2c)的空气反应器(2‐2)上端出口连接第二旋风分离器(2‐2a),第二旋风分离器(2‐2a)底部通过第二立管(2‐2b)连接燃料反应器(2‐1),第二旋风分离器(2‐2a)顶部出口连接再热器(3‐1);燃料反应器(2‐1)和空气反应器(2‐2)下端通过返料管(2‐1c)相连;
超临界CO2循环发电单元(3)包括透平(3‐3)、第一压缩机(3‐2)、第二压缩机(3‐6)、再热器(3‐1)、冷凝器(3‐4)、省煤器(3‐5),第二压缩机(3‐6)出口气体分为两条支路即第五支路⑤、第六支路⑥,第五支路⑤通过省煤器(3‐5)连接水冷壁(2‐2c)进水口,第六支路⑥通过换热器(1‐4)连接过热器(1‐1),水冷壁(2‐2b)出口、过热器(1‐1)出口、第五支路⑤、第六支路⑥汇合连接透平(3‐3)的高压缸;透平(3‐3)中部抽汽管路经过再热器(3‐1)后连接透平(3‐3)的中压缸;透平(3‐3)出口管道经过省煤器(3‐5)后分为第三支路③和第四支路④,第三支路③连接第一压缩机(3‐2)入口,第一压缩机(3‐2)出口汇合第六支路⑥连接过热器(1‐1),第四支路④连接冷凝器(3‐4),冷凝器(3‐4)出口连接第二压缩机(3‐6);
CO2捕集单元(1)包括过热器(1‐1)、空气预热器(1‐2)、换热器(1‐4)和第三压缩机(1‐3),过热器(1‐1)出口分为第一支路①、第二支路②,第一支路①与给煤管路相连,第二支路②与空气预热器(1‐2)相连,空气预热器(1‐2)出口与第三压缩机(1‐3)相连,第三压缩机(1‐3)出口连接换热器(1‐4);
燃料(F)被第一支路①的CO2和H2O预热后,被CO2送入燃料反应器(2‐1);空气(B)经空气预热器(1‐2)预热后进入空气反应器(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CO2分离和捕集的超临界CO2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反应器(2‐1)处于鼓泡流化态,采用CO2作为流化介质,空气反应器(2‐2)处于快速流化态,采用空气为流化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501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