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617911.8 | 申请日: | 2016-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4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小高和真;中野敏幸;中野敬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C11/12 | 分类号: | B60C1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均衡地提高湿路性能、耐不均匀磨损性能以及转弯性能的充气轮胎。具有被规定了外侧胎面端(Te2)与内侧胎面端(Te1)的胎面部(2),胎面部(2)包括内侧胎面部(5)与外侧胎面部(6)。在内侧胎面部(5)设置有:第一主沟(11),其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以及第二主沟(12),其在第一主沟(11)与内侧胎面端(Te1)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从轮胎赤道(C)至第二主沟(12)的沟中心线(12c)的轮胎轴向上的距离为内侧胎面部(5)的宽度的0.35倍~0.75倍,在外侧胎面部(6)未设置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主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均衡地提高湿路性能、耐不均匀磨损性能以及转弯(cornering)性能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并用于公路行驶以及环形赛道行驶的充气轮胎。为了确保公路行驶时的湿路性能,上述充气轮胎在轮胎赤道与内侧胎面端之间的内侧胎面部仅设置一条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主沟。
然而,专利文献1的充气轮胎存在湿路性能低的倾向。另外,若不考虑位置地在上述充气轮胎的内侧胎面部追加形成主沟,则存在如下倾向:在轮胎赤道附近或者内侧胎面端附近的陆地部容易因花纹刚性的大幅降低而产生不均匀磨损。因此,专利文献1的充气轮胎在提高湿路性能、耐不均匀磨损性能以及转弯性能的方面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386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这种问题而提出的,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以改善设置于内侧胎面部的主沟的配置为基本,均衡地提高湿路性能、耐不均匀磨损性能以及转弯性能。
本发明为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具有因指定了向车辆安装的朝向而确定的外侧胎面端与内侧胎面端的胎面部,上述胎面部包括:内侧胎面部,其处于轮胎赤道与上述内侧胎面端之间;以及外侧胎面部,其处于轮胎赤道与上述外侧胎面端之间,在上述内侧胎面部设置有:第一主沟,其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以及第二主沟,其在上述第一主沟与上述内侧胎面端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从轮胎赤道至上述第二主沟的沟中心线的轮胎轴向上的距离为上述内侧胎面部的宽度的0.35倍~0.75倍,在上述外侧胎面部未设置沿轮胎周向连续延伸的主沟。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地,在上述内侧胎面部设置有多个内侧胎面端侧横沟,这些内侧胎面端侧横沟从上述内侧胎面端向轮胎轴向内侧延伸、且未到达上述第二主沟而形成终端。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地,上述内侧胎面端侧横沟沿轮胎轴向以直线状延伸。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地,在上述胎面部设置有一端与上述第一主沟连通、且另一端在上述外侧胎面部形成终端的多个赤道侧横沟。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地,在上述胎面部设置有一端与上述第一主沟连通、且另一端在上述外侧胎面部形成终端的多个赤道侧横沟,上述赤道侧横沟的轮胎周向上的间距比上述内侧胎面端侧横沟的轮胎周向上的间距大。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地,在上述胎面部设置有一端与上述第一主沟连通、且另一端在上述外侧胎面部形成终端的多个赤道侧横沟,上述赤道侧横沟的轮胎轴向上的长度比上述内侧胎面端侧横沟的轮胎轴向上的长度小。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地,上述赤道侧横沟沿轮胎轴向以直线状延伸。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地,上述内侧胎面部在上述第一主沟与上述第二主沟之间具备未设置沟以及刀槽花纹的平坦肋。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地,上述外侧胎面部为未设置上述赤道侧横沟以外的沟以及刀槽花纹的平滑(slick)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179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供送设备
- 下一篇:一种塑料垃圾清理回收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