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模拟导弹离筒的弹射回收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585689.8 | 申请日: | 2016-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8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袁东明;葛航宇;韩雪峰;马青;马伍元;刘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42B35/00 | 分类号: | F42B35/00 |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2210 | 代理人: | 南小平 |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模拟 导弹 弹射 回收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弹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模拟导弹离筒的弹射回收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折叠翼/舵的导弹,拥有占用空间小、便于运输的优点。纵观国内外该类导弹比比皆是,如:弹簧刀、Griffin、红箭-73等。此类导弹一般为筒式发射,导弹研制总体人员主要关注弹体离筒初速与折叠翼/舵机构展开时间,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导弹飞行弹道与起控时间。因此,在导弹研制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导弹离筒试验。目前,导弹离筒试验一般需要使用真实发动机,并在相关靶场真实发射,达到试验的目的。由于涉及火工品的使用与装配、零件不可重复使用、试验靶场协调等因素的限制,使得离筒试验成本较高、周期较长,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危险,增加了导弹研制项目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模拟导弹离筒的弹射回收试验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导弹离筒试验成本高、周期长以及存在一定危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模拟导弹离筒的弹射回收试验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阻尼单元、钢丝绳、高速摄像记录仪以及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弹射架、回收筒和发射筒;
所述弹射架两端分别通过一个支撑架支撑,所述回收筒和发射筒分别通过一个支撑架支撑,所述第一阻尼单元设置在弹射架弹射起始位置一端,钢丝绳一端和设置在发射筒中的弹体一端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回收筒和所述弹射架的弹射滑车连接,高速摄像记录仪记录导弹发射过程;
所述第一阻尼单元为第一油液缓冲阻尼器,所述第一油液缓冲阻尼器通过定位工装固定在所述弹射架上,所述弹射滑车上设置有撞击块,所述弹射滑车和第一阻尼单元接触时,通过撞击块和第一油液缓冲阻尼器接触。
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发射筒另一端通过一个支撑架支撑的第二阻尼单元,所述第二阻尼单元包括缓冲杠杆、杠杆转轴、轴承、轴承转轴、第二油液缓冲阻尼器和传力顶杆;所述缓冲杠杆与杠杆转轴通过定位工装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轴承通过轴承转轴固定在缓冲杠杆位于支撑架上方的端部,所述第二油液缓冲阻尼器与传力顶杆分别通过定位工装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传力顶杆沿定位工装轴向滑动,所述传力顶杆一端和轴承接触,另一端和第二油液缓冲阻尼器接触;所述缓冲杠杆远离支撑架的一端长度方向上均匀设置多个钢丝绳孔。
所述第二油液缓冲阻尼器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缓冲杠杆不受力时与弹射架、回收筒、发射筒连线垂直。
所述发射筒尾端和缓冲杠杆之间连接钢丝绳实际长度为发射筒距离缓冲杠杆的垂直距离L2、弹体加速距离L1和弹体自由飞行距离L3之和。
所述回收筒包括外壳和铺设在外壳内部的弹性阻尼橡胶垫,所述弹性阻尼橡胶垫内壁为锥形内柱面,所述回收筒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设置有通孔,钢丝绳依次穿过开口端和通孔。
所述回收筒最大内径D为导弹最大外径的1.1-1.5倍,所述回收筒最小内径d为导弹最大外径的0.5-0.8倍。
所述第一油液缓冲阻尼器距离弹射架弹射起始位置的距离为弹体加速距离L1,所述回收筒和发射筒之间的距离为弹体加速距离L1和弹体自由飞行距离L3之和。
所述回收筒和发射筒分别通过定位工装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高速摄像记录仪帧频大于等于500Hz,记录时间不小于45s。
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架本体、地脚螺栓、升降垫板、升降螺母和通丝;所述支撑架本体下端均匀设置多个升降垫板,所述升降垫板支撑在地面上,所述通丝一端和一个升降垫板连接,另一端和支撑架本体下端面连接,所述支撑架本体和升降垫板之间设置有升降螺母,所述升降螺母和所述通丝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架本体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
所述升降垫板的数量为四个,设置在支撑架的四个角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模拟导弹离筒的弹射回收试验装置所使用的导弹弹体为模装弹,需用的场地大小约为150m2,且没有特殊要求。由于模装弹未使用真实发动机,因此该试验过程不涉及火工品安装;场地只需要满足空间足够即可,因此不需要进行靶场协调工作;通过弹射架提供发动机推力;设有油液缓冲阻尼器吸收弹体回收撞击能量;另有回收筒,筒内铺设弹性阻尼橡胶垫以回收弹体;试验件可以重复使用,用真实发射筒装载弹体;配置高速摄像记录仪,记录导弹离筒过程。使用本发明装置,可以使研制人员在不使用真实发动机的情况下,进行离筒试验,以检测导弹离筒初速与折叠翼/舵展开时间的性能指标。本发明装置的使用,大大降低了试验成本、危险性,并缩短了产品研制周期。因此具有重大工程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856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酒店桑拿浴室用家具
- 下一篇:一种化妆品镜面铝盖用铝板、铝带的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