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6‑(1H‑1,2,4‑三唑))己烷构筑的三氟甲磺酸‑Ag(I)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50363.1 | 申请日: | 2016-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9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丁斌;李建辉;武向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10 | 分类号: | C07F1/10;B01J20/22;B01J20/30;C02F1/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己烷 构筑 三氟甲磺酸 ag 配合 及其 合成 方法 | ||
1.(1,6-(1H-1,2,4-三唑))己烷配体的三氟甲磺酸-Ag(I)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化学通式为[Ag(L)0.5·CF3SO3],L为(1,6-(1H-1,2,4-三唑))己烷,作为配体,其结构式为
每个配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Ag与两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形成三配位的配位构型AgN2O,其中一个氧原子来自三氟磺酸根的氧原子,两个氮原子来自两个不同配体分子(1,6-(1H-1,2,4-三唑))己烷中,不与中间碳链相连的氮原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6-(1H-1,2,4-三唑))己烷配体的三氟甲磺酸-Ag(I)配合物,其特征在于,配合物[Ag(L)0.5·CF3SO3]的部分键长和键角如下所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6-(1H-1,2,4-三唑))己烷配体的三氟甲磺酸-Ag(I)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按照化学通式[Ag(L)0.5·CF3SO3]所示的摩尔比例称取AgCF3SO3和配体(1,6-(1H-1,2,4-三唑))己烷混合均匀后,在150—180摄氏度下反应,自然冷却至室温20—25摄氏度后得到无色透明晶体,即为本发明的配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160—170摄氏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时间至少12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时间为40—72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AgCF3SO3均匀分散在水中,配体(1,6-(1H-1,2,4-三唑))己烷均匀分散在乙醇中,再将水和乙醇分散均匀,水和乙醇的体积为(1—1.5):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机械搅拌或者超声实现均匀分散。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在水热釜中进行反应并予以保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师范大学,未经天津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503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综合耕作机
- 下一篇:一种园林松土喷洒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