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收集杂质的双向过滤器及热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498054.4 | 申请日: | 2016-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33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 发明(设计)人: | 闵令臣;杨磊;陈炳泉;赵增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F25B41/00;F24H4/04 |
| 代理公司: | 11223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则武<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26643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集 杂质 双向 过滤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收集杂质的双向过滤器及热泵系统,所述过滤器包括外壳,外壳相对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外壳内设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所述的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将外壳内部分隔为相互独立的、自壳体第一开口向第二开口方向依次排布的三个腔室;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上分别设有将两侧腔室连通的通道,两通道处设置一公用的控制阀,以控制两通道的通断。通过上述设置,使得介质可自过滤器的两端分别流入过滤器,并进行过滤处理,达到了对相互切换流动方向的介质进行二次过滤处理的目的;同时,在过滤器对流经介质进行过滤过程中,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上的通道开闭状态随着介质流向对应切换,使过滤下的杂质都被留存在两个滤网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器,尤其涉及一种可收集杂质的双向过滤器,还涉及一种装有上述双向过滤器的热泵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将上述装有双向过滤器的热泵系统应用的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过滤器是输送介质管道上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通常安装在减压阀、泄压阀、定水位阀等其它设备的进口端。过滤器为内部设有一定规格滤网的滤筒,使得流入滤筒中介质所含杂质被滤网阻挡,以实现对流经介质进行过滤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过滤器主要是单向Y型过滤器,在滤渣较多、持续过滤洁净流体的情况下需要清洗滤网;但在一些封闭循环系统,如空调设备、热水器设备中的热泵系统的冷媒流路中,由于滤渣较少、数量固定,令过滤器不需要进行拆卸清洗。但又因为整个热泵系统要在制冷、制热模式之间进行相互切换,令冷媒介质的流动方向须频繁变换。在产品生产维修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会被带入冷媒中,随着冷媒的流动而在管路中形成冰晶,影响机器整体的使用性能,所以现有可拆卸清洗及单向过滤器并不适合此种情形,无法解决对热泵系统中冷媒介质进行干燥过滤的问题。
还有,现有可双向过滤的过滤器一般设有至少4个单向阀,会因结构复杂、不符合经济性要求而无法适用于冷媒系统中。同时,现有技术的双向过滤器在实现可双向过滤的同时,并不能控制和收集滤渣,使滤渣在过滤器的两端循环窜动,干扰系统其它部件。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收集杂质的双向过滤器,以实现对两个不同方向的流动介质进行过滤的目的;另一目的在于,对流经介质中所含杂质进行收集的目的;还涉及一种装有上述双向集杂干燥过滤器的热泵系统,以实现对热泵系统中冷媒介质进行过滤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收集杂质的双向过滤器,其包括外壳1,外壳1相对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外壳1内设有第一滤网2和第二滤网3,所述的第一滤网2和第二滤网3将外壳内部分隔为相互独立的、自壳体第一开口11向第二开口12方向依次排布的三个腔室;第一滤网2和第二滤网3上分别设有将两侧腔室连通的通道,两通道处设置一公用的控制阀,以控制两通道的通断。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滤网2将第一腔室13和第二腔室14分割开来,第二滤网3将第二腔室14和第三腔室15分割开来;第一腔室13经第一开口11与外部相连通,第三腔室15经第二开口12与外部相连通。
进一步,第一滤网2的中心设有将两侧腔室直接连通的第一通道4,第二滤网3的中心设有将两侧腔室直接连通的第二通道5;
所述的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道5处设有一公用的换向阀6,令第一腔室13或第三腔15室单独与第二腔室12相连通,使第一滤网2截留下的滤渣自第一通道4流入第二腔室14、或第二滤网3截留下的滤渣自第二通道5流入第二腔室14。
进一步,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道5同轴间隔设置,换向阀6的阀芯61设于第一通道4和第二通道5之间,换向阀6的阀芯61随介质流动方向而移动,以打开第一通道4、堵住第二通道5,或堵住第一通道4、打开第二通道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新能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980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