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多防锁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487290.6 | 申请日: | 2016-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2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芳 |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6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多防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多防锁,特别是一种矿用开关用多防锁的锁扣结构,属于煤矿安全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煤矿井下所使用的诸如:矿用电磁起动器、矿用馈电开关、矿用手动起动器、矿用组合开关、移动变电站、移动负荷中心等电气设备中,为了防止违章操作、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人们采用了闭锁装置,在闭锁装置上又采用了一种多防锁,以确保非专用工具不能轻易解除其作用,达到用螺丝刀、镊子或类似的工具,不能使闭锁装置失效的要求。在中国专利号:201020103225.7、题为《多防锁》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多防锁,它很好地弥补了传统锁具的开锁工具不专用、容易被通用工具打开的缺陷,极大地提高了井下隔爆电器闭锁装置的安全性。但在使用中发现,这种多防锁的解锁、闭锁过程比较复杂,由此而占用的时间较长,其中有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必要,使多防锁既具安全性又具便捷的可操作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开关用多防锁,使所持专用锁钥的维修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解锁和闭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釆取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新型多防锁,包括锁壳、锁芯、锁扣和锁钥,锁芯插装在锁壳中部的内孔中,锁扣插装在锁壳上部的腰形槽内,锁芯上端的内螺纹与锁扣下端的外螺纹相连接,锁芯的下端部外侧和锁钥孔内设有相偶合的卡接结构,两者卡接后,正反向旋转锁钥,使锁扣作上下移动完成解锁与闭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由上、下两半环构成,且上、下两半环相卡接的接合面上设有偶合的锯齿状结构;所述锁扣的环部外侧与锁壳腰形槽内侧为滑动配合;所述锁壳腰形槽的深度大于锁扣环的底部与卡接面之间的距离。
由于本发明将原锁扣一个完整的环部,设计成由上、下两个半环通过锯齿相偶合形成卡接式的环部,因而当锁扣下部的内螺纹被锁芯上部的外螺丝纹旋入后,锁扣环部的卡接面被逐步限制在锁壳上部的腰形槽内,使上半环无法从下半环内脱开,由此形成闭锁;当需要解锁时,反向旋转锁芯使锁扣环部的卡接面脱离锁壳上部腰形槽的约束,从而可使上半环脱开下半环实现解锁。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新颖、设计合理、解锁和闭锁的动作方便快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锁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锁钥主视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1、2、3、4中:1锁壳、2锁芯、3锁扣、 301下半环、302上半环、4锁钥。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锁壳1的上端设有腰形槽,腰形槽的深度大于锁扣3中的下半环301底部与卡接面之间的距离,锁壳1的中部设有一通孔,通孔的下部设有容锁芯2的下端头部与锁钥4插入的沉孔,在中部通孔的一侧设有一放置止销、弹簧和闷头螺钉的螺纹孔,该螺纹孔使锁壳1上部的腰形槽与下部的沉孔相通;锁芯2的头部外侧设有不规则的封闭形状,锁芯2的杆部设有外螺纹;锁扣3中的下半环301下部设有内螺纹,与锁芯2杆部的外螺纹相连接;锁扣3中的下半环301与上半环302之间为相互卡接的锯齿面偶合,且每个锯齿由一垂直于锁扣轴心线的平面与一斜面构成。
将锁扣中的下半环301与上半环302通过锯齿面相偶合,使锁芯2的杆部穿过锁壳1下部的沉孔、中部的通孔与锁扣3中的下半环301下端的内螺纹相连接,并通过锁钥4使其渐进旋入,螺纹的接触长度加大,锁扣3中的下半环301与上半环302之间的卡接面也渐入锁壳1上部的腰形槽中。由于锁扣3的环部外侧与锁壳1上部的腰形槽内侧为滑动配合关系,因此当下半环301与上半环302之间的卡接面完全置于腰形槽中后,下半环301与上半环302的相对位置被约束,两者不可脱开而实现闭锁。通过锁钥4反向旋转锁芯2,螺纹的接触长度减少,锁扣3中的下半环301与上半环302之间的卡接面渐出锁壳1上部的腰形槽,当卡接面完全脱开腰形槽后,上半环302可通过其偶合面从下半环301中横向取出,从而实现解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芳,未经李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72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玻太阳能电池组件
- 下一篇:双玻光伏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