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辊式热风烘燥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84807.6 | 申请日: | 2016-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1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潘俊锋;舒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俊锋 |
主分类号: | D06B15/09 | 分类号: | D06B15/09;D06B23/0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陈书华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辊式 热风 烘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烘燥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导辊式热风烘燥机。
背景技术
在印染行业中,由于染料溶解在水中,织物染液后表面含有大量自由水份,染料易在水份中产生“泳移”现象而造成织物的色差疵布缺陷,因此需要使用到烘燥设备,对织物进行处理,目前使用的传统的纺织用烘燥机的缺陷在于传统的烘燥设备,不能够全面彻底对织物烘燥,烘燥效率低,并且喷风不均匀,降低材料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辊式热风烘燥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辊式热风烘燥机,包括前加热室、烘房、后加热室、支撑柱、送入辊、送出辊、离心式循环风扇、蒸汽加热器、烘房风盖、主动上导辊、被动下导辊、风管、喷风嘴和排气口,所述前加热室右侧安装有烘房,所述烘房右侧安装有后加热室,所述烘房下侧固定有支撑柱,所述前加热室左侧设置有送入辊,且前加热室内安装有离心式循环风扇和蒸汽加热器,所述后加热室右侧设置有送出辊,所述烘房上安装有烘房风盖,且烘房内固定有主动上导辊和被动下导辊,所述主动上导辊和被动下导辊之间设置有风管,所述风管两侧设置有喷风嘴,所述烘房风盖右侧设置有排气口。
优选的,所述烘房上下均设置有烘房风盖。
优选的,所述主动上导辊和被动下导辊横向间距拉开分布,且上下中心距缩短。
优选的,所述风管整体结构上呈V形。
优选的,所述风管左右对称分布四只喷风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导辊式热风烘燥机主动上导辊和被动下导辊横向间距拉开分布,且上下中心距缩短,使得织物在烘房内呈W型运行,风管整体结构上呈V形,能够保证热风垂直喷向织物表面,风管左右对称分布四只喷风嘴,喷风均匀,烘燥效率高,同时,便于操控,简单快捷、方便使用,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操作,减少工作量和劳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加热室,2、烘房,3、后加热室,4、支撑柱,5、送入辊,6、送出辊,7、离心式循环风扇,8、蒸汽加热器,9、烘房风盖,10、主动上导辊,11、被动下导辊,12、风管,13、喷风嘴,14、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导辊式热风烘燥机,包括前加热室1、烘房2、后加热室3、支撑柱4、送入辊5、送出辊6、离心式循环风扇7、蒸汽加热器8、烘房风盖9、主动上导辊10、被动下导辊11、风管12、喷风嘴13和排气口14,前加热室1右侧安装有烘房2,烘房2右侧安装有后加热室3,烘房2下侧固定有支撑柱4,前加热室1左侧设置有送入辊5,且前加热室1内安装有离心式循环风扇7和蒸汽加热器8,后加热室3右侧设置有送出辊6,烘房2上安装有烘房风盖9,烘房2上下均设置有烘房风盖9,这样设置,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且烘房2内固定有主动上导辊10和被动下导辊11,主动上导辊10和被动下导辊11横向间距拉开分布,且上下中心距缩短,这样设置,使得织物在烘房内呈W型运行,主动上导辊10和被动下导辊11之间设置有风管12,风管12两侧设置有喷风嘴13,风管12整体结构上呈V形,这样设置,能够保证热风垂直喷向织物表面,风管12左右对称分布四只喷风嘴13,这样设置,喷风均匀,烘燥效率高,同时,便于操控,烘房风盖9右侧设置有排气口14。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导辊式热风烘燥机进行织物烘燥时,首先,织物通过送入辊5被送入前加热室1,随后依次经过烘房2和后加热室3,主动上导辊10和被动下导辊11横向间距拉开分布,且上下中心距缩短,使得织物在烘房内呈W型运行,风管12整体结构上呈V形,能够保证热风垂直喷向织物表面,风管12左右对称分布四只喷风嘴13,喷风均匀,烘燥效率高,最后通过送出辊6将织物送出。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俊锋,未经潘俊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48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油叠丝机
- 下一篇:新型保健毛毯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