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地板车车体之间铰接连接方法及铰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384861.3 | 申请日: | 2016-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8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松;罗斌;庄征宇;杜方孟;罗燕;曾慧;王亚平;程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G5/02 | 分类号: | B61G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地 板车 车体 之间 铰接 连接 方法 系统 | ||
一种低地板车车体之间铰接连接方法及铰接系统,采用多车体双铰型连接,低地板车车体之间分别通过固定铰、转动铰和自由铰组合形成铰接系统进行连接,所述铰接系统的固定铰和转动铰都是以整体式的金属关节轴承作为铰接连接部件的芯轴部件,通过以金属关节轴承作为铰接连接部件的芯轴部件组合形成固定铰和转动铰;再由固定铰和转动铰组合形成低地板车车体之间进行铰接连接。本发明通过调整铰接系统的固定铰、转动铰和自由铰的结构形式,采用金属关节轴承作为铰接芯轴部件,并通过增设耐磨套和改变转动铰受力结构,使得固定铰、转动铰和自由铰性能更加优越,可以有效解决连接方式结构复杂,容易出现磨损,整体性能不佳,来回窜动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车辆的连接方式及部件系统,具体涉及到一种低地板车车体与车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及连接系统装置,用以提高车辆之间的整体连接性能。属车辆关键部件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低地板”是轻轨车辆的一个专用语,指车辆地板距离轨道面小于40厘米的轻轨车辆。按照车辆低地板区域能够达到客室面积的百分比,低地板车辆又分很多种类型,有70%低地板轻轨车,100%低地板轻轨车等;其中技术难度最大的就是100%低地板轻轨车。低地板列车一般都是有两节以上的车体组成,在两节车厢之间一般通过铰接系统连接起来。低地板列车之间连接的铰接系统是连接前后车厢底盘部分的受力部件,其连接的安全性决定铰接客车的安全系数。从铰接盘把前后车厢底盘连接起来的结构型式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前后车厢的连接为球头销式结构,这种结构出现在早期的铰接客车上;第二种前后车厢的连接为大直径的转盘轴承结构,通过转盘轴承进行连接和保证车辆的转弯性能;第三种是前后车厢的连接为销轴式结构,通过轴套进行连接和保证车辆的转弯等性能。
目前一般低地板车铰接装置,布置在车体两端连接部分,一般采用上下铰配合方式,通过各铰接装置限制车体运动,使低地板车辆有良好的过小半径曲线能力。低地板列车相邻车厢的车底间一般采用固定铰装置,相邻车厢的车顶间一般采用转动铰装置或转动铰与自由铰结合的方式。其中,车底的固定铰装置限制三个方向的平动,允许三个方向旋转,承受了列车的竖向力,传递相邻列车大部分的纵向牵引力(列车运行方向)和横向力;车顶间所采用转动铰接装置允许相邻列车间绕竖直轴线旋转,通过装置内部橡胶部件提供纵向和横向刚度,其通过配合车底固定铰接装置,承受了列车的部分纵向牵引,限制了相邻车体间的侧滚和点头运动,使相邻列车间仅存在相对摇头的自由度,满足城市小曲线半径要求,同时为满足列车过小半径竖曲线和水平曲线要求,相邻车体车顶间按要求分开布置自由铰接装置与转动铰装置;车顶的转动铰根据低地板车车型各异,转动铰接的结构也不尽相同,其基本的方式是在车体顶部设置一个可以相互转动的铰接装置,将低地板车车顶连接起来,使得低地板车辆能够安全平稳的通过水平曲线和竖曲线;设置于车顶的自由铰为辅助连接系统,仅限制相邻车体间的侧滚运动。由这三种铰接装置组合形成低地板车的铰接系统,已经普遍应用于低地板车的连接。但是现有的这三种铰接装置组合形成低地板车的铰接系统普遍存在连接可靠性不足,平稳性不够,容易发生窜动等问题,尤其是现有的低地板车固定铰铰接方法是采用上、下支座通过中心销直接与金属关节轴承铰接,即利用中心销依次穿过上支座、金属关节轴承和下支座,从而将相邻的车体连接起来。但是,这种采用中心销结构连接相邻车体的方法会使得整个固定铰的结构变得较为复杂或模块化程度不高,安装空间的需要较大;另外,固定铰接装置通常需要定期维护,清洗、查看润滑与运动情况,采用中心销结构连接相邻车体的方法也会使得固定铰装置的装配、拆卸难度大,导致维护难度也会较大。而转动铰目前普遍采用“V”型结构的销轴连接,但是现有的转动铰结构复杂,安装和调整不方便,且从整体的受力情况分析,也不是十分合理,这样现有的低地板铰接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将极大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降低车辆的使用寿命,因此很有必要对此加以进一步研究。
通过专利检索没发现有与本发明相同技术的专利文献报道,与本发明有一定关系的专利主要有以下几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848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蓝牙播放器(C‑40)
- 下一篇:音箱(R11‑X9S‑X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