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厨垃圾渣液分离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378603.4 | 申请日: | 2016-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3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周生阳;宋淼;冷广州;王海云;徐特;杨林波;瞿忠卫;张智友;向小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德三井造船(重庆)环境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C02F1/40;B01D36/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 地址: | 401135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分离 | ||
1.一种餐厨垃圾渣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安装于机架上的钢池体,以存放温水;
在钢池体上方设置有蓖槽装置,以存放餐厨垃圾固体;
在机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蓖槽装置相连,以使蓖槽装置来回地浸入或冒出温水中;
在机架上设置有位于蓖槽装置旁的沥水刮渣槽,当升降机构将蓖槽装置升降到与沥水刮渣槽齐平的位置时,蓖槽装置向沥水刮渣槽输出餐厨垃圾固体,沥水刮渣槽用于将餐厨垃圾固体排至运输桶中;
在钢池体的底部设置有渣液分离器,以将混合渣液中的温水和固渣分开排出;
其中,在钢池体的顶部设置有油液口,以当油面漫过油液口时排出油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渣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蓖槽装置包括:
用于承载餐厨垃圾的过滤槽,过滤槽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结构,过滤槽的一侧壁缺失以形成排出口,过滤槽的与排出口相对的侧壁为活动板,活动板能在相邻两侧壁之间滑动;
在过滤槽外套设有框架,以与升降机构连接;
活动板上连接有位于过滤槽外的剪推机构,以推动活动板滑动;以及
在框架上安装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与剪推机构相连,以驱动剪推机构的伸缩;
其中,过滤槽设置有排出口的端部用于与钢池体的内壁滑动连接,且分离油液时钢池体的内壁封闭排出口;分离油液时活动板位于过滤槽的与排出口相对的端部,排出餐厨垃圾固体时活动板能滑动到过滤槽的排出口所在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厨垃圾渣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剪推机构包括若干根边部横杆以及若干个连杆单元;
每个连杆单元均包括中间横杆以及两对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一对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与另一对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相对设置,一对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中部铰接在中间横杆的一端,另一对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中部铰接在中间横杆的另一端;
其中,每个连杆单元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端部均铰接在边部横杆端部上,每个连杆单元的第一摆臂上端与一侧相邻连杆单元的第二摆臂上端共同铰接在一边部横杆端部上,且该第一摆臂下端与另一侧相邻连杆单元的第二摆臂下端共同铰接在一边部横杆端部上;靠近第一液压缸的连杆单元的边部横杆与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靠近第一液压缸的连杆单元的一边部横杆与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在活动板上设置有位于竖直方向上的竖直滑轨,靠近活动板连杆单元的两边部横杆均滑动设置于竖直滑轨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餐厨垃圾渣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框架包括将过滤槽框在其中的框本体,框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升降机构连接的悬吊架,悬吊架包括中心架以及四根加强杆,四根加强杆均匀且对称地安装在中心架两相对侧面上,每根加强杆一端均与中心架侧面连接,每根加强杆另一端均与框架连接,在中心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在升降机构上的安装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渣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沥水刮渣槽包括:
位于钢池体上方且位于蓖槽装置旁的槽本体,以承接从蓖槽装置排出口排出的餐厨垃圾固体;
设置于槽本体上的刮出机构,以将槽本体内餐厨垃圾固体刮出;
与槽本体一端连通的主落料管;
与主落料管连通的两分落料管;以及
设置于两分落料管与主落料管连接处的管路切换机构,以选择性地将主落料管与其中一分落料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餐厨垃圾渣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刮出机构包括:设置于槽本体顶部的滑轨以及设置于本体顶部的滚珠丝杠,滑轨和滚珠丝杠均与槽本体的中心轴线平行,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刮板,刮板通过滚珠丝杠母与滚珠丝杠螺纹连接;
在槽本体外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转动轴上连接有第一带轮,滚珠丝杠的靠近电机的端部连接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以驱动滚珠丝杠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餐厨垃圾渣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管路切换机构包括:安装于两分落料管连接处中间的传动轴,在传动轴上连接有翻板,传动轴伸出两分落料管和主落料管外的端部连接有链轮,链轮通过传动链连接有L型动力轴,动力轴的自由端连接有手摇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德三井造船(重庆)环境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耐德三井造船(重庆)环境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786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