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激式生物质能供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60757.0 | 申请日: | 2016-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5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朱本海;董宜芳;李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一方阳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08 | 分类号: | F24D3/08;F24D1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永***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激式 生物质能 供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是一种光激式生物质能供热系统,发明采用光能激发生物质能的方式实现光能和生物质能联合供热,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太阳能受天气、时间等限制的问题,还能能有效降低锅炉燃烧生物质燃料的能量消耗。该系统适用于各类农业生产的供热、供暖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2009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量达到28亿t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31亿t标准煤。我国也是化石能源非常短缺的国家。人均煤炭资源约90t,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5.4%;人均石油可采储量2.6t,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1.1%;人均可开采天然气1074m3,为世界平均值的4.3%。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煤炭使用过程产生的污染是我国最大的环境问题,废气排放中约90%的SO2、85%的CO2和67%的NOx,以及80%的烟尘都是由燃煤造成的。另外我国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秸秆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每年秸秆产量约8亿t。因此大力开发生物质资源,实现秸秆固体成型燃料规模化生产和应用,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短缺的压力,而且可以相应减少使用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负面影响。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是指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作用下经干燥和粉碎后挤压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密度较大的固体燃料。体积缩小6~8倍,密度为1.0~1.4t/m3,能源密度相当于中质烟煤,使用时火力持久,炉膛温度高,燃烧效率好。既可用于小型生物质炉具或小型锅炉作为农村居民的炊事和取暖燃料,也可用于大型锅炉作为城市区域供热和发电厂的燃料,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它与常规能源相比,具有资源丰富、洁净、开发利用方便以及不存在运输问题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等。但也存在能量密度较低,、天气影响较大等问题,尤其是因受地区、气候、季节和昼夜变化等因素影响较大,限制了发展。
因此在生物质颗粒燃料锅炉供热的基础上,将光能激发生物质能的方式实现光能和生物质能联合供热,能够降低锅炉的运行时间减少颗粒燃料的消耗量,提高节能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激式生物质能供热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光能激发装置、生物质能装置和供热装置组成,整个系统由智能控制装置总体调控。太阳能板对冷水进行加热升温,智能控制装置通过检测太阳能板加热的水温来控制生物质燃料锅炉的启闭,太阳能板和生物质能产生的高温热水经换热管输送到供热装置,供热装置产生的热水通过热循环管道用于供热、供暖等。发明采用光能激发生物质能的方式实现光能和生物质能联合供热,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太阳能受天气、时间等限制的问题,还能有效降低锅炉燃烧生物质燃料的能量消耗。该系统适用于各类农业生产的供热、供暖。
所述光能激发装置主要由冷水管(1)、太阳能板(2)和太阳能热水管(3)组成,冷水管(1)对太阳能板(2)中输送冷水,冷水经太阳能板(2)加热后从太阳能热水管(3)输出至生物质能燃烧锅炉(5),且太阳能热水管(3)上装有传感器用于测取水温;
所述生物质能装置主要由生物质燃料仓(16)、送料机构(17)、生物质能燃烧锅炉(5)组成,生物质燃料仓(16)中的生物质燃料经送料机构(17)连续不断的输送至生物质能燃烧锅炉(5)内,生物质能燃烧锅炉(5)通过燃烧生物质燃料加热生物质能燃烧锅炉(5)内的热水;
所述供热装置主要由热水出水管(6)、热水回水管(8)、热交换器(7)、蓄热水箱(9)、蓄热水箱出水管(10)、热水供应设施(11)、供暖设施(12)、回水管(13)和冷水补水管(14)组成,生物质能燃烧锅炉(5)加热的热水流过热水出水管(6)通过热交换器(7),并从热水回水管(8)流出至冷水管(1)中完成对蓄热水箱(9)中冷水的热交换,蓄热水箱(9)中的冷水被加热后从蓄热水箱出水管(10)分别流至热水供应设施(11)和供暖设施(12),流经供暖设施(12)后产生的冷水通过回水管(13)重新回流至蓄热水箱(9)中,冷水经冷水补水管(14)进入蓄热水箱(9)中用于补充热水供应设施(11)所消耗的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一方阳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一方阳光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07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