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笔的环境光线判断的实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332668.5 | 申请日: | 2016-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6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富应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3K29/00 | 分类号: | B43K29/00;B43K29/08;G01J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工业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环境 光线 判断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笔采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智能笔的环境光线判断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笔作为书写工具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然而,由于用笔书写的环境亮度不够,造成了很多小学生近视,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就有将近百分之二十以上的近视学生,其中大部分都是由于在昏暗的环境中书写造成眼睛视力下降。现实生活中,光线的强弱是对眼睛伤害最大的,只是因为人眼的适应性,让人觉得好像光线太暗或者太亮没什么区别,事实上不在标准的光线值内用眼,对会严重的增加眼睛的疲劳度,从而造成近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智能笔的环境光线判断的实现方法,能有效判断书写环境的亮度,为用户提供环境亮度调整依据。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智能笔的环境光线判断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将智能笔的光线传感器朝上,用APP开启光线测试,获取第一阶段测试值;
步骤S02:根据该第一阶段测试值给出调整建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01中获取第一阶段测试值的方式是根据流明度将亮度分为七个档位,并在所述智能笔的显示屏上显示。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S03:使用者将所述智能笔握在手上正常书写,用APP开启光线测试,获取第二阶段测试值;
步骤S04:根据第一阶段测试值和第二阶段测试值,给出调整建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01中获取第一阶段测试值的方式是根据流明度将亮度分为七个档位,并在所述智能笔的显示屏上显示。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03中获取第二阶段测试值的方式是根据流明度将亮度分为七个档位,并在所述智能笔的显示屏上显示。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04的实现方式是将所述第一阶段的测试值乘以第二阶段的测试值,并根据乘积给出调整建议。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试值和第二阶段测试值的设定方式为:当流明度小于50时,设定分值为-8;当流明度为50-150时,设定分值为-4;当流明度为150-300时,设定分值为-2;当流明度为300-1000时,设定分值为1;当流明度为1000-1500时,设定分值为2;当流明度为1500-2500时,设定分值为4;当流明度大于2500时,设定分值为8。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笔,包括笔本体,所述笔本体的笔身上部设置有光源发射器,所述笔身上设置有位于光源发射器上侧的罩板,所述罩板上设置有以让光发散的凹透镜和位于凹透镜旁侧的聚光柱,所述笔身上还设置有位于聚光柱下侧的采光传感器。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发射器和采光传感器分别与安装于笔身内的固定座板相连接,所述固定座板中部设置有位于凹透镜与聚光柱之间的挡光板。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罩板为弧形玻璃罩板。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笔身与罩板相连接的部位设置有阶梯部,所述罩板的周侧设置有与阶梯部相配合的凸缘。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利用笔采集的光源的亮度情况,通过蓝牙将指令发送给智能手机或者智能家居终端或者具备调节光亮度调整的灯源上,实现灯源的亮度智能控制。
本发明巧妙的通过在智能笔上亮度传感器,配合用笔的两个阶段的状态,对用户提出使用状态修正,不仅提高了智能笔光线采集的可靠性,保证用户用眼环境,最大程度减少书写时由于环境光线的问题对眼睛造成的伤害,而且有效避免智能笔出现由于环境光线造成的误操作,提高智能笔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智能笔放置桌面上光源照射方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书写状态下光源照射方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笔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区放大图。
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笔的环境光线判断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将智能笔的光线传感器朝上,用APP开启光线测试,获取第一阶段测试值;
步骤S02:根据该第一阶段测试值给出调整建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富应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富应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326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英语教学黑板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离断肢体动静脉过桥配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