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319568.9 | 申请日: | 2016-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42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 发明(设计)人: | 杨意枫;林佳慧;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312366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流控 化学 发光 免疫 检测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一种在离心系统下进行全血分离、血浆定量、混合 (培育)、清洗的免疫反应步骤。
背景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又称为冷光,是指在没有任何光、热或电场等激发的情况下由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光辐射,是将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检测技术与高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结合起来,藉以检测被测物中抗原或抗体的含量。由于不需要外加激发光源,可避免背景干扰并大幅提高信噪比。可用于各种抗原、抗体、激素、酶、脂肪酸、维生素和药物等检测,可作为放射免疫分析与酶联免疫分析的取代者,是免疫分析重要的发展方向。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包含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为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免疫反应系统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将发光物质直接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或是将酶用于发光底物;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经催化剂的催化和氧化剂的氧化形成激发态,当这种不稳定的激发态分子返回到稳定的基态时,释放能量发射出光子,利用光子信号检测仪测定发光反应的发光强度,从而计算出被测物质含量。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步骤繁杂且耗时:(一)、需陆续加入捕捉抗体、抗原、连结上酵素的侦测抗体、清洗液、底物。(二)、每个步骤间需孵育及清洗步骤。(三)、临床样本 (全血) 需事先进行样本前处理,经高速离心后取出血清,方能进行实验。因此,将其整合成简单且快速的检测方法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有高效、稳定、简便的特点,能以全血样本直接进样 (不需额外的样本前处理),可藉由本发明达到全血分离、定量血浆传送、混合 (培育)、清洗的免疫反应步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装置,包括微流控盘片,所述的微流控盘片上安装有微流检测单元,所述的微流检测单元包括全血注入槽,所述的全血注入槽通过全血分离信道与血球储存槽相连,所述血球储存槽与血浆传送流道连通;所述的血浆传送流道与混合/侦测槽顶部相连;所述的混合/侦测槽顶部通过管路与第一试剂储存槽连通;所述的混合/侦测槽顶部还通过管路与第三试剂储存槽连通;所述的混合/侦测槽一侧安装有气体压缩释放槽;所述的混合/侦测槽底部通过管路与第一废液槽连通,且所述的混合/侦测槽底部与第一废液槽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的第一试剂储存槽顶部通过管路与第二试剂储存槽的底部连通;所述的第三试剂储存槽通过管路与第四试剂储存槽的底部连通。
所述的全血注入槽与血球储存槽连通;所述的血浆传送流道与混合/侦测槽顶部之间还安装有血浆定量槽;所述的血浆定量槽顶部通过第一贯通流道与相邻微流检测单元上的血浆定量槽顶部连通;所述的第四试剂储存槽的底部与第三试剂储存槽之间还依次通过第二贯通流道、第四试剂定量槽、第三贯通流道相连,且所述的第四试剂定量槽顶部通过第二贯通流道与相邻微流检测单元上的第四试剂定量槽顶部连通;所述的第三试剂储存槽底部与血浆定量槽连通后再与混合/侦测槽顶部通过管路相连,且所述的第三试剂储存槽底部与血浆定量槽之间还依次通过第三贯通流道、第三试剂定量槽、第一贯通流道相连;且所述的第三试剂定量槽顶部通过第三贯通流道与相邻微流检测单元上的第三试剂定量槽顶部连通;所述的第一贯通流道、第二贯通流道、第三贯通流道分别与第二废液槽连通。
所述的血浆定量槽与混合/侦测槽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二阀门;所述的第三试剂定量槽与第一贯通流道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三阀门;所述的第四试剂定量槽与第三贯通流道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第四阀门。
所述的微流控盘片上安装4个以上的微流检测单元。
所述的微流控盘片上优选安装4个或12个微流检测单元。
一种微流控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微流控盘片放入检测仪器中,开启自动加样装置,由全血注入槽注入全血、第一试剂储存槽注入第一试剂、第二试剂储存槽注入第二试剂;
2)以第一转速、第一加速度操控微流控盘片旋转,在全血分离信道分离血浆及血球,并将第一试剂及第二试剂传送至混合/侦测槽,免疫微颗粒利用第一闸门保留于混合/侦测槽7;
3)以第二转速、第二加速度操控微流控盘片旋转,将血浆经由血浆传送流道传送至混合/侦测槽,血球则被保留于血球储存槽;此时,由于离心力大于气体压力,可将气体压缩于气体压缩释放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95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氧机的U型走向散热减噪通道
- 下一篇:一种定量泵注塑机智能节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