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充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90276.7 | 申请日: | 2016-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0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孝感骏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000 湖北省孝感市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车载充电器通过与设置在汽车中的母座相配合,实现车载 充电器的充电输出作用。现有技术中,车载充电器都是在其端部以及侧壁设置 有电极触点,通过电极触点与母座中的电极相接触实现电导通。但由于上述的 结构方式,导致车载充电器与母座之间的配合较为松动。在车载充电器使用的 过程中,用户经常都会在无意的情况下将车载充电器从母座中拔出,而由于车 载充电器经常地拔插,存在烧毁保险丝,甚至短路烧坏的隐患。特别是,现有 车载充电器都是利用USB数据线作为输出连接线,用户在拔拉USB数据线的过 程中,很容易便可将车载充电器从母座中拉出。因此,上述结构的车载充电器 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充电器,该车载充电器结构简单,消除了现 有车载充电器所存在的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所述充电器本体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电 极端,所述充电器本体的端部还设置有转接盖,所述转接盖与所述第一电极端 电连接,所述转接盖用于与母座的弹性卡片卡紧连接。
所述转接盖的外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与母座的弹性卡片卡紧连接。
所述充电器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PCB板,所述壳体设置有导 电杆,所述导电杆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构成所述充电器本体的第一电极端。
所述转接盖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转接盖将所述导电杆包裹。
所述转接盖与所述导电杆之间夹设有第一导电弹簧,实现所述转接盖与所 述导电杆的电连接。
所述转接盖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导电弹簧的定位孔。
所述壳体包括绝缘壳体以及与所述绝缘壳体对接的金属壳体,所述导电杆 以及所述转接盖均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上。
所述导电杆与所述PCB板之间夹设有第二导电弹簧,实现所述导电杆与所 述PCB板的电连接。
所述充电器本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电极端。
所述充电器本体上、远离所述转接盖的端部设置有充电输出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在充电器本体的端部设置 转接盖,并且转接盖与第一电极端电连接,即转接盖构成了车载充电器的电极 端;同时,由于转接盖是用于与母座的弹性卡片卡紧连接,转接盖即可与母座 的弹性卡片发生电连接,即充电器本体的第一电极端与母座的弹性卡片发生电 连接;并且,转接盖与弹性卡片的卡紧连接,确保了车载充电器与母座之间的 连接更为稳固,避免了用户在使用车载充电器的过程中,频繁发生车载充电器 拔插的情况,消除了车载充电器的使用隐患,实现了对车载充电器的保护,确 保车载充电器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车载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车载充电器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带母座);
图4为本发明的车载充电器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带母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和图2,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1,所述充电器本体1 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电极端11,所述充电器本体1的端部还设置有转接盖2,所 述转接盖2与所述第一电极端11电连接,所述转接盖2用于与母座的弹性卡片 卡紧连接。
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在充电器本体的端部设置转接盖,并且转接盖与第 一电极端电连接,即转接盖构成了车载充电器的电极端;同时,由于转接盖是 用于与母座的弹性卡片卡紧连接,转接盖即可与母座的弹性卡片发生电连接, 即充电器本体的第一电极端与母座的弹性卡片发生电连接;并且,转接盖与弹 性卡片的卡紧连接,确保了车载充电器与母座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避免了用 户在使用车载充电器的过程中,频繁发生车载充电器拔插的情况,消除了车载 充电器的使用隐患,实现了对车载充电器的保护,确保车载充电器的正常使用。 其中,在现有技术中,母座7一般包括弹性卡片71以及座体的壁部72,弹性 卡片以及座体的壁部均为母座的电极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孝感骏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孝感骏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0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