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内双面转印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283686.9 | 申请日: | 2016-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6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思展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 地址: | 2151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模内转印装置,特别指一种模内双面转印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3C、家电或交通工具等均可见到塑化产品外壳的身影,大众对于相关电子产品的外壳造型需求也日益提高,例如外型及颜色上展现时尚及特殊美感,随着涂装技术的演进,模内装饰(In-Mold Decoration,简称IMD)是目前国际风行的表面装饰技术,而IMD领域中的模内转印(In-Mold Roller,简称IMR)多半是运用于移动电话及笔记本电脑的外壳。
模内转印主要是在将已印好图案的膜片放入金属模具内,通过送膜机器(Feeder)自动输送定位,然后将成形用的塑料注入模具内与膜片接合,使印刷在膜片上的图案跟树脂形成一体而固化成产品,藉由模内转印的方式可整合射出制程与装饰制程,免除二次加工作业程序及其所耗费的人力工时,生产时的自动化程度高和大批量生产的成本较低。
市面上常看到模内转印技术仅能用在产品的其中一面,若要在产品的正反面都上膜片,需要二道模内转印的工序,不但工序成本提高,且制造时间长,其所耗费的人力成本也相当高,是以,习知问题即是当前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如何改良模内转印的成型结构,使得成品的二面可同时转印膜片,藉以增加成品的二面造型运用,并需要一道模内转印的工序即可完成,工序成本相对降低、成品的二面同时转印的制造时间相对减少、人力成本相对降低,并有效缩短制造时间,进而提高产品良率,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待解决课题。藉此,仅需使用一套模内双面转印装置,即可于射出成型材料时,直接将第 一转印膜与第二转印膜分别贴附于射出成型成品的相对二面,增加成品的二面造型运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内双面转印装置,包含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一滚轮组及第二滚轮组;第一模具具有第一模穴,第二模具具有第二模穴及至少一浇道;第一滚轮组沿着第一方向输送第一转印膜相对于第一模穴移动;以及第二滚轮组沿着第二方向输送第二转印膜相对于第二模穴移动,第二方向相异于第一方向;其中,当第一模具相对结合于第二模具时,第一模穴与第二模穴之间形成合模空间,第一转印膜贴附在第一模穴及第二转印膜贴附在第二模穴,以塑料由浇道注入到合模空间而固化成成品,第一转印膜及第二转印膜分别转印成品的相对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模具包括多数吸附第一转印膜的第一抽真空孔,并且,第二模具包括多数吸附第二转印膜的第二抽真空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对应第一模具的X轴向位置设置,第二方向对应第二模具的Y轴向位置设置。
本发明亦提供一种模内双面转印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第一模具及一第二模具,第一模具具有一第一模穴,第二模具具有一第二模穴及至少一浇道。提供一第一滚轮组,沿着一第一方向输送一第一转印膜相对于第一模穴移动。提供一第二滚轮组,沿着一第二方向输送一第二转印膜相对于第二模穴移动,且第二方向相异于第一方向。相对结合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并使第一模穴与第二模穴之间形成一合模空间,且第一转印膜贴附在第一模穴,而第二转印膜贴附在第二模穴。经由浇道注入一塑料至合模空间而固化成一成品,以使第一转印膜及第二转印膜分别转印在成品的相对二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贴附第一转印膜在第一模穴的步骤中,以第一模具的多数第一抽真空孔吸附第一转印膜至第一模穴内侧面。在贴附第二转印膜在第二模穴的步骤中,以第二模具的多数第二抽真空孔吸附第二转印膜至第二模穴内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提供第一滚轮组以第一方向输送第一转印膜至第一模具的第一模穴的步骤中,第一方向为对应第一模具的X轴向位置输送。在提供第二滚轮组以不同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将第二转印膜输送至第二模具 的第二模穴的步骤中,第二方向为对应第二模具的Y轴向位置输送。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惟所附图式仅提供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用,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的外观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于吸附时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于合模时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D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于塑料注入时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E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于开模时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思展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思展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36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泡坐垫模具骨架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注塑机伺服驱动与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