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旋风高速空气循环道路清扫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83100.9 | 申请日: | 2016-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4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 发明(设计)人: | 谭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燕斌 |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5112 | 代理人: | 王俭 |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旋风 高速 空气 循环 道路 清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清扫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旋风高速空气循环道路清扫车。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04343098A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旋风高速空气循环清扫车”,该车包括车体和清扫装置,所述的清扫装置为旋风尘土清扫收集器,包括清扫器、旋风发生器和垃圾收集分离箱,所述的清扫器设置在车体中部下方,旋风发生器的吹风口设置在清扫器的前后,旋风发生器的吸风口设置在清扫器的中部上方,吸风口与垃圾收集分离箱连通,旋风发生器的进风口与垃圾收集分离箱连通。
所述的清扫器包括前滚刷和后滚刷,其中前滚刷的两端设有承重限位轮,前滚刷、后滚刷的轴端分别设有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通过两个中间齿轮相啮合,使前滚刷、后滚刷相向同步转动。
所述的旋风发生器包括风机、机壳、高压吹气管和负压吸尘管,所述高压吹气管的吹风口设置在机壳的前、后内缘,吹气时与地面呈斜角,负压吸尘管的吸风口设置在机壳的中部与机壳的吸尘内腔相通,高压吹气管与风机的出风口相通,风机的进风口与垃圾收集分离箱连通。
所述的垃圾收集分离箱为密闭箱,箱体内通过尘土空气分离过滤网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设有出风口,下部分设有垃圾尘土吸入口。
这种清扫车的前、后滚刷相向旋转,将垃圾从两个滚刷的外侧扫向两个滚刷的中间部位,同时,高压气体从滚刷四周吹出,再从滚刷上方吸出进入垃圾收集箱,风机与垃圾收集箱形成空气循环,旋风发生器在清扫器的四周和上方形成旋风高速气流,垃圾随着旋风高速气流全部进入垃圾收集分离箱,清扫更干净、尘土飞扬较少、且成本较低。
但该车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1.清扫的宽度不够宽,只能清扫车身宽度的地方;
2.扬尘较大;
3.能耗较高;
4.垃圾清扫收集器是无动力式的,清扫轮的转动是靠清扫车向前运动时拖动垃圾清扫收集器承重轮来带动的,由路面与承重轮的摩擦力来带动承重轮转动,进而带动清扫轮的转动,因此当路况较差或垃圾太多需降低清扫车速时,清扫轮的转速就会降低或停止,从而降低了清扫效果;
5.垃圾清扫收集器与清扫车厢采用软管连接,垃圾完全依靠气流传送,颗粒较大的垃圾无法从垃圾清扫收集器送到车厢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效旋风高速空气循环道路清扫车,这种清扫车具有清扫宽度较宽、扬尘较小、能耗较低、清扫效果较好、垃圾传送更顺畅的优点。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旋风高速空气循环道路清扫车,包括车体和旋风尘土清扫收集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还包括
侧清扫旋风吹口,所述侧清扫旋风吹口设置在车体的侧面,侧清扫旋风吹口通过通风管道与旋风尘土清扫收集器中的旋风发生器的出风管连通;工作时,所述侧清扫旋风吹口向车体方向吹风;
所述旋风尘土清扫收集器的清扫毛滚轴与马达连接;
所述旋风尘土清扫收集器设置在车体的后部下方,旋风尘土清扫收集器中的旋风发生器出风管吹风口的前方设置清扫毛滚轴,清扫毛滚轴的前方设置垃圾收集槽,垃圾收集槽内设有螺旋收集滚轴,螺旋收集滚轴的两端通过气流、机械混合垃圾输送管与垃圾收集分离箱相通。
包括水汽雾化装置,所述水汽雾化装置的喷头设置在旋风发生器的出风管内。
包括离心尘土分离器,所述垃圾收集分离箱为密闭箱,密闭箱内设有分离腔,所述分离腔通过离心尘土分离器与密闭箱连通;所述分离腔与旋风发生器的进风口连通。
所述的气流、机械混合垃圾输送管包括垃圾输送管和设置在垃圾输送管管体内的输送链条,所述输送链条上设有刮板。
所述的马达为液压马达或电动马达。
所述旋风发生器的风叶与风机马达连接,所述风机马达为液压马达,风机马达通过液压泵与清扫车发动机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
1.增加高压气流侧吹清扫装置,增加作业宽度,将清扫车两侧和路边的垃圾吹进车底由车后垃圾清扫收集器清扫收集,提高了作业效率63%;
2.增加水汽雾化装置,把水雾加入高压空气流中对地吹扫,提高空气与粉尘分离效率55%,减少扬尘;
3.采用液压传动把清扫车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清扫风机和垃圾清扫收集器,使整车更简洁,降低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燕斌,未经谭燕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831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等壁厚钢管混凝土结构
- 下一篇:万能管道及管接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