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辣木籽蛋白的水体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246274.8 | 申请日: | 2016-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2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饮江;谷月;周曼舒;方敬雯;严铭;姬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56;C07K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辣木籽 蛋白 水体 净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净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辣木籽蛋白的水体 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人口不断增长,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日益加 重,为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提高健康水平,节约用水、水污染处 理及回用尤为重要。絮凝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生产废水处理,食品 和化妆品等领域,其通过将水中带电胶粒形成更大的絮凝体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通过絮凝技术净水具有见效快、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等优点。目前常用的絮凝 剂主要有无机絮凝剂(聚合铝、聚合铁等)、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 聚合硫酸铁等)和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系列、聚季铵盐等),这些 絮凝剂在具有良好的凝聚脱色效果,但上述净水絮凝剂在使用的同时,其残留 的金属离子和PAM单体等会造成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损害人 体健康。
中国专利201110130572.8公开了一种辣木净水剂,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 成:辣木提取物90~100%,化学净水剂0~10%,其充分利用辣木榨油后的剩 余物,使其中的辣木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实现了辣木种子的完全综合利用。该 专利采用油炸方法提取辣木成分,提取物成分复杂,使水中增加了其他杂质, 同时净水剂中添加了化学净水剂成分,存在二次污染的严重问题。中国期刊《合 肥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2月刊登的论文《天然植物辣木籽对水体净化作用的 研究》,其对辣木籽天然净水剂与常用化学净水机明矾、聚合氯化铝等净水效 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辣木籽有较明显的净水效果,净水效率与聚合氯化 铝相当;辣木籽提取液有良好净水效果,但水体中有机物含量有所增加。发明 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辣木籽虽有净水效果,但使用辣木籽净水时间超过一个 月后,水体中CODMn、硝态氮等含量增加,从而促进了有机物的滋生,影响水 质。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有必要研发一种基于辣木籽蛋白的水体净化剂, 不仅能提高辣木籽净水效果,同时不会对水质产生二次污染,而关于该类净化 剂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水体生态净化剂,具有无毒、可降解、对环境 友好的优点。它不但对所净化水的pH值及导电性没有影响,在较高温度下也很 稳定,净水过程中还能够除去水中微生物,和Cd、Ni、Cr等重金属离子。辣木 籽净水后所产生的絮凝废物体积仅为化学净水剂的1/3,并且该絮凝废物可用该 絮凝废物可用作肥料,不造成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辣木籽蛋白的水体 净化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辣木籽蛋白的水体净化剂,所述水体净化剂包含辣木籽蛋白。
所述水体净化剂还包含如下成分: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 或活性炭。
优选地,所述净化剂还包含如下成分:活性炭。
优选地,所述水体净化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辣木籽蛋白1份、活 性炭1份。
所述水体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从辣木籽中提取辣木籽蛋白;
2)利用降温结晶法使步骤1)提取的辣木籽蛋白结晶成粉末状;
3)将步骤2)结晶后的辣木籽蛋白粉末和活性炭粉末分别过400目分子筛;
4)将过筛后的辣木籽蛋白粉末与活性炭粉末按质量比1:1均匀混合;
5)将步骤4)制备的粉末状混合物分装即得水体净化剂。
其中,所述步骤1)的辣木籽蛋白提取方法如下:
辣木籽去壳,粉碎机粉碎,干燥辣木籽粉末用95%乙醇提取辣木籽成分, 充分搅拌30min,取沉淀物于室温干燥,用0.5mol/L的NaCl溶液与干燥的辣木 籽沉淀物搅拌30min,通过Whatman滤纸1号过滤,再用Whatman0.45μm玻璃 纤维滤纸过滤,过滤后的液体即为辣木籽蛋白。
所述活性炭经过活性处理。
在需要净化的水体中投放本发明水体净化剂后,水体的高锰酸钾指数和硝 态氮含量与投放前相比没有升高。
一种水体净化剂,包如上任一所述的水体净化剂、及常规赋形剂、载体或 稀释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62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