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果保鲜果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42780.X | 申请日: | 2014-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7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 发明(设计)人: | 樊惠昌;黄益芸;徐钱海;朱显庆;王天浩;张文兵;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惠昌化工厂 |
| 主分类号: | A23B7/16 | 分类号: | A23B7/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 地址: | 2017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果 鲜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水果保鲜果蜡,由光桐酸酯盐和硅丙树脂、去离子水组成,所述的光桐酸酯盐在保鲜果蜡中的质量百分比为6.0%~10.0%,所述的硅丙树脂在保鲜果蜡中的质量百分比为8.0%~12.0%,余量为去离子水。还提供了所述的一种水果保鲜果蜡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保鲜果蜡不仅具有成蜡膜后光亮光鲜、不泛白、透气控水、持久稳定、保鲜保质等综合优异功效,而且环保卫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鲜果蜡,具体来说是一种水果保鲜果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果蜡系指用于一般果品表面处理的涂膜剂。由于社会发展,果品已不是就地采摘就地食用为主,而是要大量推广全国市场甚至出口,所以涂蜡保鲜已经是现代水果采摘后必须及时处理的商品化生产历史环节。打蜡可以增强表面光泽外观品质提高商品价值;同时也可以封闭果品表面气孔减少果品水分损失降低失重,减少或避免因气、水、菌等因素造致的果实变质以保护人类食用健康,有利于延长果品保鲜时间。近几十年人类开发研制该类产品。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常规化普遍化使用果蜡。在国际上,美国和西班牙是从事果蜡研究较早的国家。近十几年,我国也积极参与了研发并已发表了多项专利,但目前我国国内市场由于竞争激烈而鱼龙混杂,亦曾数度因涂蜡问题造成市民心态不安,而且从国内市场的应用情况看,就质量性能而言,似乎仍以认可美国产品402,而且其售价也最高,真是令人感叹。如何改变和提高这种状态,我国众多科研人员和单位正积极努力之中。
根据市场情况,现时大多数使用之果蜡仍以脂肪酸吗啉盐为主。美国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即研发出此类果蜡并设立了相应的FDA标准,应该承认,其设计是有历史道理的,天然脂肪酸再结合吗啉,一是本身即具有天然材料卫生效感,二是又具有能水溶成蜡液,涂膜后光亮美观、不易泛白、保质保鲜,三是又进行了吗啉盐裂解卫生检测。概括而言,好果蜡的根本要点就是二点:一是卫生有据,二是不易泛白异变。
国内好多厂商都使用脂肪酸吗啉氢键盐和脂肪酸吗啉酰胺作为保鲜果蜡,但是这些果蜡价格虽然便宜,但是会对人身安全产生隐患。
根据现时资料所知,美国402是吗啉脂肪酸盐为主体的,其FDA检测也以此为标准对象,尚未见其他化学概述。本发明肯定美402近几十年功效,但本发明经化学探讨和应用对比,认为应该转提高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果保鲜果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这种水果保鲜果蜡及其制备方法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果蜡成本高、保鲜功能弱、对人体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吗啉脂肪酸酯盐,由光桐酸(漂白紫胶)、枞酸树脂(PL—101、符合SGS)、吗啉、乙醇、氨水和去离子水制备而成,所述的光桐酸(漂白紫胶)、枞酸树脂(PL—101、符合SGS)、吗啉、乙醇、氨水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10.0~18.0:5.0~15.0:1.93~3.95:8.0~10.0:0.5~1.2:60.0~70.0,先将乙醇和3~20%的去离子水加入一个反应釜中,预热至65~73℃,投入光桐酸和枞酸树脂,提升温度至76~83℃,加入70~80%的吗啉,搅拌10~30min,施压,升温至85~93℃,保温1~5小时,降温至73~83℃,加入剩余吗啉、氨水和剩下的去离子水,继续搅拌20~35分钟,开釜冷却至20~50℃,过滤即得吗啉脂肪酸酯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桐酸酯盐,由光桐酸(漂白紫胶)、吗啉、乙醇、氨水和去离子水制备而成,所述的光桐酸(漂白紫胶)、吗啉、乙醇、氨水和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10.0~18.0:1.93~3.95:8.0~10.0:0.5~1.2:60.0~70.0,先将乙醇和3~20%的去离子水加入一个反应釜中,预热至65~73℃,投入光桐酸,提升温度至76~83℃,加入70~80%的吗啉,搅拌10~30min,施压,升温至85~93℃,保温1~5小时,降温至73~83℃,加入剩余吗啉、氨水和剩下的去离子水,继续搅拌20~35分钟,开釜冷却至20~50℃,过滤即得光桐酸酯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惠昌化工厂,未经上海惠昌化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27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