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DMX512协议的控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26128.9 | 申请日: | 2016-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2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 发明(设计)人: | 于晶杰;冯睿;邢明书;程志远;李德胜;曹冠英;隋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5B45/30 | 分类号: | H05B45/30 |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08 | 代理人: | 刘海燕 |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dmx512 协议 控制器 | ||
1.一种基于DMX512协议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RS-485总线电路、信号收发模块、智能控制模块、功率放大模块、电源稳压模块和继电器U9;
其中,信号收发模块包括通讯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TVS、电阻R5、和电容C2;通讯芯片U1的第1引脚与智能控制处理器U2的第3引脚连接,通讯芯片U1的第2引脚、第3引脚、第5引脚分别与稳压模块输出的电源地连接,通讯芯片U1的第6引脚分别与电阻R3的一端、TVS第1引脚、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RS-485信号线的A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源+5V连接,通讯芯片U1的第7引脚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TVS第2引脚、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RS-485信号线的B端连接,TVS的第3引脚与电源地连接,通讯芯片U1的第8引脚分别与电源+5V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
智能控制模块包括:智能控制处理器U2、电容C1、电容C3、电容C4和电容C5;智能控制处理器U2的第4引脚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处理器U2的第7引脚与电源地连接,处理器U2的第8引脚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处理器U2的第9引脚,电容C4的一端,C5的一端分别与电源+5V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C5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地连接,处理器U2的第10引脚与恒流驱动U4的第5引脚连接;
功率放大模块包括恒流驱动U4、电阻R7和电阻R4;U4的第1引脚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源+24V连接,U4的第3引脚、第4引脚分别与电源地连接,U4的第2引脚与继电器U9的第8引脚连接,继电器U9的第1引脚与电源+24V连接,U9的第16引脚与电源地连接,U2的第18引脚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源+5V连接;
电源稳压模块包括转压芯片VR1、电阻R6、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 、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转压芯片VR1的Vin引脚与R6的一端、C8的一端、C6的一端连接,R6的另一端与D1连接,D1的另一端和D3的一端与+24V直流电源连接,C9的一端、C7的一端、D2的一端与VR1的Vout引脚连接,D3的另一端、C8的另一端、C6的另一端、C9的另一端、C7的另一端、D2的另一端、VR1的GND引脚分别于电源地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MX512协议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讯芯片U1采用MAX1308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MX512协议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处理器U2为STM8,电容C4为10μF,电容C5为1μF;电阻R4为4700欧姆的上拉电阻;电容C3为0.47μF,电容C1为1μF。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MX512协议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压芯片VR1采用78M05,电容C8为100nF/50V,电容C6为47μF/50V,电容C9为100nF,电容C7为10μF,所述电阻R2为47欧姆,电阻R4为4700欧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MX512协议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流驱动U4为DD311,电阻R7为9000欧姆,其精度为1%。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DMX512协议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处理器U2连接的功率放大模块与配套继电器的数量多于一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DMX512协议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处理器U2连接的功率放大模块与配套继电器的数量为6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61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模式充电保护节能照明系统
- 下一篇:照明系统以及照明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