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瓦斯溶蚀煤动态冲击实验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225604.5 | 申请日: | 2016-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8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重情;刘泽功;穆朝民;刘健;张文清;张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0 | 分类号: | G01N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瓦斯 溶蚀 动态 冲击 实验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含瓦斯溶蚀煤动态冲击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构件系统、排气系统、进气 系统和溶蚀工作系统;冲击构件系统包括入射杆(1)、透射杆(2)、柔性贴片(3)、煤样(4)、 钢腔(5)、密封垫圈(6)、销紧螺栓(7)、螺母(8)、YX型密封圈(9)、压力传感器(10)、 压力表(11)、数据采集仪(12)、钢化玻璃(41)、O型密封垫圈(42)和螺栓(43);排气 系统包括排气阀(13)、真空泵(14);进气系统包括进气阀(15)、电磁阀(16)、减压阀(17)、 高压气瓶(18);溶蚀工作系统包括溶液箱(19)、溶蚀液(20)、加热器(21)、第一闸阀(31)、 第一液泵(32)、第一流量计(33)、第二闸阀(34)、第三闸阀(35)、第二液泵(36)、第二 流量计(37)、第四闸阀(38);所述入射杆(1)和透射杆(2)通过YX型密封圈(9)放置 于钢腔(5)两侧;所述煤样(4)位于钢腔(5)内,煤样(4)一侧为柔性贴片(3)和入射 杆(1),另一侧为透射杆(2);所述钢腔(5)分上下两部分并通过密封垫圈(6)、销紧螺栓 (7)和螺母(8)固定;所述压力传感器(10)和压力表(11)设置于钢腔(5)顶部,压力 传感器(10)的数据通过数据采集仪(12)进行采集;所述钢化玻璃(41)通过O型密封垫 圈(42)和螺栓(43)固定于钢腔(5)上,用以实验时进行动态观测;所述真空泵(14)与 钢腔(5)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排气阀(13);所述高压气瓶(18)与钢腔(5)连接的管路上设 置减压阀(17)、电磁阀(16)和进气阀(15);所述溶液箱(19)内盛装由HF、HCl、H2SO4、 KHSO4或HNO3配置PH为4~7的溶蚀液(20)或由NaOH或KOH配置PH为7~10的溶蚀 液(20),溶液箱(19)一端设置加热器(21)为溶蚀液(20)加热,溶液箱(19)另一端设 置溶蚀液(20)的出口和入口,溶液箱(19)与钢腔(5)连接的两条管路上分别设置了第一 闸阀(31)、第一液泵(32)、第一流量计(33)和第二闸阀(34),第三闸阀(35)、第二液 泵(36)、第二流量计(37)和第四闸阀(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瓦斯溶蚀煤动态冲击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杆(1)、 柔性贴片(3)、煤样(4)和透射杆(2)处同一直线上,入射杆(1)位于钢腔(5)自底部 以上1/3处;所述柔性贴片(3)为3~10mm铝片;所述钢腔(5)的上下两部分分割于钢腔 (5)自顶部以下1/5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瓦斯溶蚀煤动态冲击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阀(15) 和排气阀(13)通过三通连接,排气系统和进气系统在三通与钢腔(5)之间共用管路,且管 路末端设于钢腔(5)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瓦斯溶蚀煤动态冲击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蚀工作 系统中连接第一闸阀(31)、第一液泵(32)、第一流量计(33)和第二闸阀(34)的管路末 端一侧位于溶液箱(19)自底部以上10~20mm处并作为溶蚀液(20)的出口,另一侧位于钢 腔(5)自顶部以下1/3处;所述溶蚀工作系统中连接第三闸阀(35)、第二液泵(36)、第二 流量计(37)和第四闸阀(38)的管路末端一侧位于溶液箱(19)自顶部以下10~20mm处并 作为溶蚀液(20)的入口,另一侧位于钢腔(5)自底部以上10~15mm处并在钢腔(5)至管 路的入口处设置过滤网。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含瓦斯溶蚀煤动态冲击实验系统进行实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
1)将入射杆(1)、透射杆(2)、柔性贴片(3)、煤样(4)放置好后,在钢腔(5)的上下两 部分之间垫上密封垫圈(6),通过销紧螺栓(7)和螺母(8)密封固定;
2)保持进气阀(15)、第二闸阀(34)和第三闸阀(35)的关闭状态,打开排气阀(13),开 启真空泵(14)对钢腔(5)进行抽真空,通过压力表(11)观测符合实验要求后,关闭真空 泵(14)和排气阀(13);
3)开启减压阀(17)、电磁阀(16)和进气阀(15),瓦斯从高压气瓶(18)进入钢腔(5) 中,观测压力表(11)示值,达到实验要求瓦斯压力后;①关闭减压阀(17)、电磁阀(16) 和进气阀(15),同时打开数据采集仪(12)采集压力传感器(10)在煤样(4)吸附瓦斯过 程中的压力变化,6~30小时后,煤样(4)充瓦斯结束,关闭数据采集仪(12);或者②保持 减压阀(17)、电磁阀(16)和进气阀(15)开启状态,6~30小时后,关闭减压阀(17)、电 磁阀(16)和进气阀(15),煤样(4)充瓦斯结束;
4)将配置好的溶蚀液(20)放于溶液箱(19)中,开启加热器(21)对溶蚀液(20)加热至 20~70℃;开启第一闸阀(31)、第一液泵(32)、第一流量计(33)和第二闸阀(34),加热 后的溶蚀液(20)进入钢腔(5)中,待溶蚀液(20)淹没煤样(4)后,开启第三闸阀(35)、 第二液泵(36)、第二流量计(37)和第四闸阀(38)使溶蚀液(20)按规定流量循环回流至 溶液箱(19)中;打开数据采集仪(12)采集压力传感器(10)在煤样(4)在溶蚀过程中的 压力变化;
5)0.5~6天后,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装置进行冲击加载,并通过钢化玻璃(41)进行观测 和记录实验过程;
6)通过和既不吸附瓦斯又不溶蚀的煤样(4)、只吸附瓦斯但不溶蚀的煤样(4)的冲击加载 实验的比较分析,得出含瓦斯溶蚀煤的动态冲击响应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56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银行卡夹
- 下一篇:设置有收纳袋的手提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