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双环解耦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23744.9 | 申请日: | 2016-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3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 发明(设计)人: | 何晋伟;梁倍华;王成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3/01 | 分类号: | H02J3/01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滤波器 解耦控制 双环 谐波电流 开关管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数字控制系统 正弦脉宽调制 内环控制器 占空比信号 安全稳定 保证系统 参考电压 环控制器 基波功率 减少系统 快速跟踪 相关信号 数字量 锁相环 运算量 关断 采集 电网 转换 开通 环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双环解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相关信号后转换为数字量,利用双环解耦控制得到参考电压后,按照正弦脉宽调制或者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得到开关管的占空比信号,从而控制有源电力滤波器开关管的开通与关断。本发明中由内环控制器实现电网同步与基波功率控制,而外环控制器实现谐波电流的精确快速跟踪。这种控制方法可以省去谐波电流提取环节和锁相环,大大降低了数字控制系统的运算量。这对于减少系统损耗,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本发明控制方法可以在改善电能质量的同时降低了装置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谐振控制器解耦双环控制的改善电能质量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日渐加快,新型分布式发电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中,通过能源转换装置所发出的电能,绝大多数都要通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交流电才能馈入电网并网。逆变器在可再生能源转换装置与电网间起到了必不可少的接口作用,并成为分布式发电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大量接入,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峻。改善电能质量的方法一般是采用无源滤波器或者有源滤波器。而有源电力滤波器又以其补偿方式灵活、受系统参数的影响小、响应速度快、可以实现动态补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
传统的有源电力滤波器采用PI控制,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都有很高的增益。然而,其动态相应特性较慢,不能快速跟踪谐波电流变化,因此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而且,工业应用的有源电力滤波器都需要谐波电流提取环节和锁相环环节,因此具有较重的运算负担和较高的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双环解耦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控制过程中省去了谐波电流提取环节和锁相环环节,不但改善了电能质量,而且降低了装置的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双环解耦控制方法,其中,有源电力滤波器包括由六个功率开关模块组成三相全桥拓扑结构,所述三相全桥拓扑结构通过一LCL滤波器连接到公共连接点后再与大电网相连;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直流侧连接一母线电容,所述LCL滤波器由变流器侧滤波电感L1、电网侧滤波电感L2和滤波电容Cf组成,所述公共连接点PCC还至少连接有非线性负荷;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每个采样周期开始时,有源电力滤波器采集直流母线电容电压值VDC,并转化为数字量后发送给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模块;有源电力滤波器采集公共连接点PCC的三相电压值VPCC(abc)、负载三相电流值ILoad(abc)、输出三相电流值I1(abc)和并网三相电流值I2(abc),并将其经过克拉克坐标变换后的三相电压值数字量VPCC(αβ)、负载三相电流值数字量ILoad(αβ)、输出三相电流值数字量I1(αβ)和并网三相电流值数字量I2(αβ)发送给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模块;
步骤二、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模块按照下述方法获得参考电压
式(1)中,变量s为复频率,为有源电力滤波器输出电流的参考,为有源电力滤波器并网电流的参考,可以直接选择采样得到的负载电流,即
为有源电力滤波器基波功率电流参考;I1(αβ)为有源电力滤波器实际的输出电流,I2(αβ)为有源电力滤波器实际的并网电流;Gouter(s)为外环传递函数,Ginner(s)为内环的传递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37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