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扇离合器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23263.8 | 申请日: | 2016-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5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光辉;戴宏鸣;纪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纳圣龙(宁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35/00 | 分类号: | F16D35/00;F01P7/04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 地址: | 315104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扇 离合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发动机冷却系统组件,尤其涉及一种风扇离合器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和运行工况的变化,发动机的热状况也在改变。因此,必须随时调节发动机的冷却强度。例如,在炎热的夏季,发动机在低速、大负荷下工作,冷却液的温度很高时,风扇应该高速旋转以增加冷却风量,增强散热器的散热能力;而在寒冷的冬天,冷却液温度较低时,或在汽车高速行驶有强劲的迎面风吹过散热器时,则风扇可以不需要工作。
为此,出现了一种风扇离合器,其设置于风扇带轮与冷却风扇之间,实现上述实现调节。这种风扇离合器采用硅油作为传递扭矩的介质。现有风扇离合器的结构,包括壳体、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中的主动轴、设置在壳体上的前盖、设在前盖内的储油盖、设于主动轴上的主动盘、设在主动轴端部的阀片以及设在壳体内的电磁阀,主动盘与前盖和壳体之间形成啮合腔,前盖通过储油盖与主动盘密封连接成储油腔,硅油储存于储油腔内,前盖上开设有回油通道,主动盘上开设有进油孔,阀片用于封堵该进油孔,储油腔和啮合腔之间的硅油形成循环通道,电磁阀包括线圈和电磁铁,用于控制阀片的打开和关闭。
当发动机负荷增大,冷却液温度升高时,发动机控制单元控制电路中断电流,线圈上没有电流,阀片在自己的弹性作用下打开,粘性的硅油流进主动盘与前盖和壳体之间的啮合腔中,将主动盘上的转矩传给离合器壳体,带动风扇高速旋转,离合器此时处于接合状态,进入啮合腔的硅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外缘,流回储油腔,然后再进入啮合腔,如此反复,形成循环,随着硅油的增多,主动盘与前盖的啮合力增大,从而带动整个离合器高速旋转,风扇转速也迅速提高,实现快速冷却。当发动机负荷下降,温度降低时,发动机控制单元控制电路产生电流,线圈上有电流通过,产生磁场,磁场穿过铁芯吸引阀片,阀片将出油孔关闭,硅油不再进入啮合腔,而原来在啮合腔中的硅油仍不断地在离心力作用下返回储油腔,直至排空为止,此时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风扇空转打滑。
然而,现有风扇离合器内由于利用了阀片结构对进油孔进行封堵,主动盘上的进油孔只有一个,造成进油效率低,离合作用的响应速度慢,同时,由于阀片具有弹性,长时间使用后易出现塑性变形,易出现失效,影响进油和堵油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风扇离合器总成,能够较大程度提高进油效率,同时,改变现有阀片作为封堵件的封堵方式,防止封堵件在长时间使用后而失效。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扇离合器总成,包括壳体、插设于壳体内的主动轴以及设于主动轴上的主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盘上开设有多个进油孔,所述风扇离合器总成还包括一设置在主动轴内的顶杆、设置于主动盘内的阀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用于吸引阀体轴向移动的电磁阀,在阀体和主动轴之间设置有使阀体撑起的复位件,所述阀体包括一阀圈、形成于阀圈上部的支架、形成于阀圈外侧部多个用于封堵进油孔的阻挡部,所述顶杆的端部连接于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主动盘上相对开设有两个进油孔,所述阀圈外侧壁形成有两个与进油孔相对应的阻挡部。
作为改进,所述阀圈底部相对布置有抵靠于主动盘上的抵靠部,通过设置抵靠部,防止阀圈或者阻挡部的端面直接与主动盘接触,保护了阀圈和阻挡部。
优选地,所述阀圈底部相对布置有两个抵靠部,抵靠部与阻挡部交错布置。
再改进,所述支架具有一位于阀圈上方的连接部以及多个弧形的连接条,所述顶杆端部穿设于连接部上,每个连接条一端连接于连接部上,另一端连接于阀圈上,通过设置多个连接条,提高阀圈运动稳定性,连接部为阀体的运动提供基础。
再改进,所述连接部上方形成有用于顶杆穿设的柱台,柱台的外侧部上形成有多个挡片,通过设置柱台,便于顶杆的设置,挡片提高了连接部的强度,同时防止顶杆出现碰撞。
再改进,所述连接部的下方形成有两个定位柱,所述主动盘上中央向上形成有一凸起部,主动轴穿设于该凸起部上,在该凸起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槽,通过设置定位柱,便于实现阀体的安装,保证阀体的阻挡部与主动盘上的进油孔相对应。
再改进,所述主动盘上成形有至少一个环形引流槽,环形引流槽与进油孔相通,在主动盘上径向开设有直孔或斜孔,该直孔或斜孔与环形引流槽相通,通过设置引流槽、直孔或斜孔,便于从进油孔进入的硅油快速分散于主动盘上。
再改进,所述主动盘上环向开设有多个贯穿孔,通过设置贯穿孔,使得主动盘上与环形引流槽相对的另一侧面上能够快速分散硅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纳圣龙(宁波)有限公司,未经华纳圣龙(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232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藏式双动碟刹
- 下一篇:板支架以及使用该板支架的多盘离合器或制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