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糖类物质的富集和固相衍生预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203324.4 | 申请日: | 2016-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0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 发明(设计)人: | 许国旺;秦倩;石先哲;王博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89;G01N30/02;G01N27/62 |
| 代理公司: | 21002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驰<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糖类 物质 富集 衍生 预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和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离子亲和色谱材料(SiO2@PD‑Ti4+)用于富集和固相衍生磷酸糖类物质的预处理方法及其应用。首先通过金属螯合作用将磷酸糖类物质富集在SiO2@PD‑Ti4+微球上,接着被富集的磷酸糖类物质进行固相衍生。该方法不仅能提高磷酸糖类物质在反相液相色谱上的保留和分离度,而且能提高低丰度磷酸糖类物质的质谱检测灵敏度。本发明的预处理方法具有预处理过程简单、快速、重复性好、低检测限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和分析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金属离子亲和色谱材料(SiO2@PD-Ti4+)对磷酸糖类物质富集和固相衍生的预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磷酸糖类物质,如6-磷酸葡萄糖、核糖-5-磷酸、赤藓糖-4-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等在许多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是中心碳代谢,如糖酵解、糖质异生作用、磷酸戊糖途径和三羧酸循环代谢途径中的重要中间体代谢物,能参与调控肿瘤的能量代谢。目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由于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优点,已在磷酸糖类物质的检测中普遍采用。然而,由于磷酸糖类物质极性强,在反相液相色谱上保留弱,以及在生物样品中磷酸糖类物质浓度低,基质干扰严重,质谱离子化效率受到抑制,使得采用LC-MS方法检测仍然面临着很大挑战。上述问题使得发展磷酸糖类物质的高灵敏检测新方法和新技术十分必要。
为了改善磷酸糖类物质的反相色谱分离困难及质谱离子化效率低的问题,人们通常采用衍生的方法。如Han等利用3-氨基-9乙基咔唑和磷酸糖类物质发生液相衍生反应,提高了其在反相色谱上的保留和分离度,但存在耗时、过量衍生试剂干扰和灵敏度低的问题。固相衍生方法是基于固体基质发生的衍生反应。这种方法通过材料预处理有效的去除了基质效应,并且缩短了衍生反应时间和避免了过量衍生试剂干扰。至今尚未见基于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色谱材料来富集和固相衍生磷酸糖类物质的预处理方法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建立了一种基于金属离子亲和色谱材料对磷酸糖类物质富集和固相衍生的预处理方法,该方法不仅能提高磷酸糖类物质在反相液相色谱上的保留和分离度,而且能提高低丰度磷酸糖类物质的质谱检测灵敏度。本发明的分析方法具有预处理过程简单、快速、重复性好、低检测限等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路线如下:
第一步合成金属离子亲和色谱材料SiO2@PD-Ti4+:100-300mg SiO2(粒径3-10μm)分散在30-50mL浓度为1-3mg/mL的多巴胺水溶液中,在磁力搅拌下迅速加入30-50mL Tris缓冲液(pH 8-9),在水浴温度25-60℃,磁力搅拌条件下反应8-12小时,水洗后得到SiO2@PD微球。然后将SiO2@PD分散在60-100mL浓度为80-120mM的Ti(SO4)2溶液中,在水浴温度20-60℃,磁力搅拌条件下继续反应2-4小时,水洗后得到SiO2@PD-Ti4+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33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