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废水膜处理系统及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92880.6 | 申请日: | 2016-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2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徐峰;徐志清;王可辉;祖坤勇;王飞;赵军;蒋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废水 处理 系统 工艺 | ||
1.一种脱硫废水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原水池(1)、预沉池(2)、第一反应池(3)、中间水箱(4)、第二反应池(5)、浓缩槽(6)、TMF装置(7)、TMF产水箱(8)、DTRO装置(9)、蒸发器(10)以及干燥装置(11);所述TMF装置(7)通过回流管路(16)与浓缩槽(6)连接,所述DTRO装置(9)的浓水出口与蒸发器(10)入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槽(6)通过管路与板框压滤机(12)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池(1)与预沉池(2)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提升泵(13),所述第一反应池(3)与中间水箱(4)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提升泵(14),所述TMF产水箱(8)与DTRO装置(9)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三提升泵(1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槽(6)与TMF装置(7)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泵(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池(3)和第二反应池(5)内分别设有自动搅拌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池(3)和第二反应池(5)分别配置有PH监测仪。
7.一种脱硫废水膜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收集到的脱硫废水输送到原水池(1)内,当原水池(1)内液面达到设定高度时,通过第一提升泵(13)将脱硫废水提升到预沉池(2)内,在预沉池(2)中,脱硫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大的颗粒物进行预沉淀;
步骤b:将预沉池(2)上部的预沉液输送到第一反应池(3)内,向第一反应池(3)内加入石灰进行初步软化处理,形成硫酸钙、氢氧化镁的沉淀物,同时氢氧化镁携带二氧化硅形成共沉淀;经初步软化后的第一反应液由第二提升泵(14)提升到中间水箱(4);
步骤c:中间水箱(4)内的第一反应液自流入第二反应池(5)中,向第二反应池(5)内添加氢氧化钠,对第一反应液的PH进行精调,将PH控制在10-12之间,氢氧化镁得到完全沉淀,同时在第二反应池(5)内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与第一反应液中残留的钙离子反应形成碳酸钙沉淀;
步骤d:第二反应池(5)内反应后得到的第二反应液进入到浓缩槽(6),第二反应液在浓缩槽(6)内浓缩沉淀,浓缩后的浓缩液经循环泵(15)送入到TMF装置(7),TMF装置(7)在循环泵(15)的推动下对浓缩液进行错流过滤,过滤后的产水在TMF装置(7)与浓缩槽(6)之间循环,循环后的产水经投加盐酸进行PH调整,达到达标排放标准后排放,或者循环后的产水进入到TMF产水箱(8);
步骤e:TMF产水箱(8)中的TMF产水经第三提升泵(17)提升到DTRO装置(9),DTRO装置(9)对TMF产水进行高倍浓缩处理,浓缩后的浓水送往蒸发器(10)进行蒸发结晶处理,将得到的固体结晶盐干燥打包,浓缩后的产水经收集后回收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膜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浓缩槽(6)通过管路与板框压滤机(12)连接,浓缩槽(6)内浓缩后得到的污泥输送到板框压滤机(12)进行污泥压滤处理,将压滤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后续污泥固废处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膜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池(3)和第二反应池(5)内分别设有自动搅拌装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膜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池(3)和第二反应池(5)分别配置有PH监测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未经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28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