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甲地那铵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91166.5 | 申请日: | 2016-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6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梁文星;张佳男;刘琳;周善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N37/46 | 分类号: | A01N37/46;A01P3/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36 | 代理人: | 单虎 |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用于 防治 植物 病原菌 引起 植物病害 杀菌剂 中的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杀菌活性化合物,特别涉及苯甲地那铵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进入新世纪,人类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危机,其中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频繁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也因此承担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的粮食和棉花生产因病害常年损失在10%以上。植物病害不仅可引起农作物产量的减少,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严重威胁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及其国际贸易。
从控制作物病害的角度来说,目前杀菌剂有着其他物质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杀菌剂的药害问题和病原菌对其抗药性都在逐年加重,并且其长期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我国农业要向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必须研发出高效、低毒、低残留和环境友好型的杀菌剂应用于生产实践中。随着人类对环境、生态的关注日趋增加,解决抗性、增强植物免疫能力、安全高效、与环境兼容性好则成为了杀菌剂产品发展的方向。
苯甲地那铵,又名苦精,化学名称:苯甲酸[2-[(2,6-二甲基苯基)氨基]-2-氧代乙基]-N,N-二乙基苄基铵;英文名称:Denatonium Benzoate、Benzenemethanaminium,N-[2-[(2,6-dimethylphenyl)amino]-2-oxoethyl]-N,N-diethyl-,benzoate;CAS号:3734-33-6;分子式:C28H34N2O3;分子量:446.5882;分子结构式为:
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为164-168℃,无嗅,有非常强烈的苦味,极易溶于水、乙醇、乙二醇等,其水溶液呈中性。苯甲地那铵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苦的化合物,如果设定奎宁的苦度为基准1,本品的苦度则为1000,浓度为10ppm的溶液,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苦得无法忍受,它的绝大部分应用都和其苦味有关,是番木鳖碱、苦木素、奎宁、木曲甙、柚甙的价廉高效替代物。
苯甲地那铵是一种由季铵盐阳离子与惰性阴离子如苯甲酸根离子或者糖精阴离子结合形成的季铵盐。该物质阳离子的结构和局部麻醉剂利多卡因类似,其差异仅仅是在氨基的氮原子上多了一个苄基官能团。
苯甲地那铵通常日用品和工业品中被在用作苦味剂(或厌恶剂),以避免人们误食其它有毒却无味的物质。例如添加到工业酒精、与普通酒类口感相似的乙二醇或甲醇、防冻剂、油漆、洁厕剂、液体肥皂以及香波当中,可以防止人、动物因误食而引起的中毒事件的发生以及防止动物啃咬物品(使用量为1~50ppm)。除此之外还会添加到特殊的指甲抛光剂中,用于避免儿童咬指甲的不良习惯,以及驱逐大型野兽的驱逐剂。由于使用浓度极低,在通常使用条件下是安全无毒的。
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苯甲地那铵对农业病原菌抑制作用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苯甲地那铵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用途。本发明通过毒力测定,证明了苯甲地那铵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苯甲地那铵作为杀菌剂,其高效、低毒,适合于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苯甲地那铵在制备用于防治由植物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杀菌剂中的用途。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子囊菌亚门真菌和鞭毛菌亚门真菌。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剂中苯甲地那铵的有效使用浓度为5mM-10mM。
进一步的:所述半知菌亚门真菌包括蓝莓拟茎点枝枯病菌、番茄枯萎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蓝莓枝枯病菌、烟草赤星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黄瓜棒孢叶斑病菌、棉花黄萎病菌、马铃薯枯萎病菌、葡萄灰霉病菌、水稻稻曲病菌、烟草靶斑病菌、花生黑斑病菌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
进一步的:所述子囊菌亚门真菌包括蓝莓枝干溃疡病菌、苹果轮纹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和梨腐烂病菌。
进一步的:所述鞭毛菌亚门真菌包括樟树疫霉病菌和烟草黑胫病菌。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剂中苯甲地那铵的浓度为10mM时,苯甲地那铵对番茄灰霉病菌、蓝莓枝干溃疡病菌和苹果轮纹病菌等7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高达99%。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为樟树、苹果、桃、梨、番茄、蓝莓、葡萄、烟草、黄瓜、棉花、水稻、玉米、小麦、花生和大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是:目前杀菌剂的品种作用机制比较单一,病原菌的繁殖速度较快,故抗性也产生较快,且污染大,高残留,威胁着人类的食品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911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