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制动气室用夹布膜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177935.6 申请日: 2016-03-25
公开(公告)号: CN105623000A 公开(公告)日: 2016-06-01
发明(设计)人: 刘明辉;万耀胜;徐加勇;方荣平 申请(专利权)人: 德特威勒密封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7/00 分类号: C08L7/00;C08L91/06;C08K13/02;C08K3/22;C08K3/26;C08K3/04;B29B7/74;B29L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42099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制动 气室用夹布 膜片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气制动气室用夹布膜片材料,以及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汽车 制动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载重量3吨以上的各种中、重型汽车制动系统上均安装有制动气室装置,为驾驶员 刹车时提供助力,橡胶夹布膜片是汽车制动部件中的核心零件,该类膜片一般采用橡胶与 纤维织物制成,起到传递压力作用,膜片对制动气室制动性能起决定性作用。不仅要承受较 高的气压,还必须具备长久的工作耐久能力,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汽车行驶安全性。

气室膜片要求耐0.8MPa左右的高气压,保证100万次以上的使用寿命。在使用气室 膜片时,汽车在制动时产生0.8MPa左右的高气压,此气压推动气室夹布膜片进而向前推动 推杆,最后将推动力传给轮鼓中的刹车贴片而达到刹车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该类国产膜 片未采用橡胶与夹布粘合技术,皮膜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出现脱胶,甚至发生开裂的现象,严 重影响制动密封,并且该类膜片制备过程中大都采用普通的炭黑,产品耐久性及耐磨性较 差,产品寿命短。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具有高强度、高抗撕裂、低温柔韧性 好、加工安全性好以及与夹布之间具有优异粘结性的夹布膜片材料,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制动气室用夹布膜片材料,该夹布膜片材料包括NR生胶、活性剂、流动助剂、抗 氧化剂、增塑剂、补强剂和硫化剂,其特征在于,上述组分按照以下重量份数:

NR生胶80份~120份

活性剂2份~7份

流动助剂1份~3份

抗氧化剂0份~1份

增塑剂5份~15份

补强剂60份~80份

硫化剂3份~6份

进行混合制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夹布膜片材料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依次为NR生胶 100份、活性剂5份、流动助剂2份、抗氧化剂0.5份、增塑剂8份、补强剂70份、硫化剂4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夹布膜片材料还包括防老剂、加工助剂和促进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活性剂为氧化锌和/或氧化镁;所述流动助剂为石 蜡类流动助剂;所述抗氧化剂为硫代亚酰胺类抗氧剂;所述增塑剂为高纯度直链烃类增塑 剂;所述补强剂为炭黑FEF和/或无机填料碳酸钙;所述硫化剂为硫磺或过氧化物。

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夹布膜片材料不仅具有高强度、高抗撕裂、低温柔韧性好、加 工安全性好的特点,并且材料与夹布之间的粘结性也非常好,从而增强了制动密封性和灵 敏性,提高了夹布膜片产品的耐久性能及制动器的使用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制动气室用夹布膜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 骤一,一次混炼;步骤二,二次混炼;

所述步骤一中,将重量份数为80份~120份的NR生胶、2份~7份的活性剂、1份~3份的 流动助剂、0份~1份的抗氧化剂、5份~15份的增塑剂和60份~80份的补强剂混合后放入密 炼设备中进行第一次混炼,然后排胶出片,得到一次混炼胶;

所述步骤二中,将重量份数为3份~6份的硫化剂与步骤一中得到的一次混炼胶混合后 放入密炼设备中进行第二次混炼,得到二次混炼胶,然后排胶出片、冷却后贮存,得到气制 动气室用夹布膜片材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一中,一次混炼分三步进行:

(1)第一阶段投料,先向密炼设备中放入NR生胶;

(2)第二阶段投料,再向密炼设备中放入活性剂、流动助剂、抗氧化剂和一部分补强剂;

(3)第三阶段投料,最后向密炼设备中放入另一部分补强剂和增塑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一的第二阶段投料中,其中一部分补强剂为 无机填料碳酸钙;所述步骤一的第三阶段投料中,其中另一部分补强剂为炭黑FEF。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一的第一阶段投料温度为58℃~62℃,第一 阶段投料完成后45s~51s进行第二阶段投料,第三阶段投料温度为103℃~10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一中一次混炼时间为240s~260s,一次混炼 后的排胶温度为127℃~13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二中二次混炼时间为100s~120s,二次混炼 温度为68℃~72℃,二次混炼后的排胶温度为103℃~10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特威勒密封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德特威勒密封技术(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79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